博鰲論壇2025|崔天凱:全球經濟最大的蛋糕被分走,有人卻想甩鍋中國等南方國家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賴鎮桃 廣州報道

當地時間3月26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簽署文件,對進口美國市場的汽車加徵25%的關稅,相關措施將於4月2日生效。消息一出,全球汽車股應聲暴跌。

3月27日下午,中國外交部原副部長、前駐美大使崔天凱在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上發言中回憶道,他在外交部工作的時候更多是參與多邊和區域合作,包括聯合國、APEC、中國-東盟(10+1)領導人會議和10+3(東盟與中日韓)領導人會議都參加過。他感慨,二三十年以前做這些工作的時候經常有人感慨自由貿易有多好,降低關稅、開放市場是多麼美好,現在想想好像有隔世之感。

“我專門讓DeepSeek幫我做了一個統計,過去半個世紀世界經濟總量差不多增加8倍,但是美國在裡面的份額基本沒有改變,也就是世界經濟的蛋糕做得更大了,美國還是拿了最大的一塊,但是最大的一塊拿回去怎麼分是另外一個故事,可能問題就出在這裡。但是,現在就有人讓中國背這個鍋,讓南方國家背這個鍋。但實際上,國際社會面臨的真正問題是怎麼讓不斷增長的世界經濟通過技術惠及更多的人,中國講叫怎麼實現共同富裕。”崔天凱進一步表示。

在崔天凱看來,在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怎麼解決好社會公平、保持文化特性、維護自然環境,以及在經濟結構大調整的背景下,怎麼維護地區和世界和平,纔是人類共同面對的問題。

4月2日的到來正讓全球市場感到緊張,特朗普欲用“對等關稅”重塑外貿關係。

崔天凱在演講中提及了一本書——《沒有自由的貿易》。事實上,也沒有強制的貿易,有貿易就要有買賣雙方,雙方要有比較優勢進行貿易,要由比較成本和方方面面的要素決定開展貿易活動。所以,這絕不是中國在和美國做貿易的過程中佔了美國的便宜。

“我們要看貨物貿易,同時也要看服務貿易和金融交易,我把這幾個部分放在一起來看,從全球的層面來說,貿易的總量基本都是保持平衡的,無論一個國家是要賣得更多還是買得更多,主要是取決於這個國家在全球生產和供應鏈體系中所處的位置。”崔天凱說。

崔天凱於2013年至2021年擔任中國駐美大使,是自1979年中美建交以來任期最長的駐美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