摒棄價格內卷才能真正贏得消費者

來源:滾動播報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

■徐文智

近日,一場圍繞外賣行業的激烈競爭終於迎來轉折點。美團、餓了麼、京東同一天對外表示,規範促銷行爲,抵制惡性競爭,推動行業從比補貼迴歸比品質、比服務。3家外賣平臺的公開承諾,無疑爲自今年2月以來的外賣價格鏖戰按下了暫停鍵。

這場發生在消費者身邊的補貼大戰,一度將外賣平臺捲入無休止的低價纏鬥——你1元配送,我0元暢吃;消費者表面享受短期福利,商家卻普遍叫苦不掙錢。面對外賣市場的價格扭曲與經營風險,市場監管總局先後於今年5月、7月兩度緊急出手,約談相關企業開展行政指導。應該說,這是一場各方得不償失的博弈:平臺賠本賺吆喝,商家被動捲入利潤微薄的競爭,消費者貌似能薅羊毛獲利,後續卻因服務縮水、品質下滑而成爲最大輸家。

審視這種“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價格競爭,其實並非外賣行業獨有。曾幾何時,社區團購平臺瘋狂燒錢圈地,大批企業彈盡糧絕黯然離場,市場元氣多年難復;新能源汽車降價競爭、供應鏈全鏈條壓價,很多品牌陷入增收不增利的怪圈。低價無序的競爭無異於竭澤而漁,必將損害企業健康發展的肌體,讓市場環境一片狼藉。

治理經濟運行中的這一突出矛盾,國家層面始終高度重視。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都提出了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的要求。近期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強調,依法依規治理企業低價無序競爭,引導企業提升產品品質。整治“內卷式”競爭已成爲當前我國宏觀經濟治理的重要議題。

全國人大常委會6月27日修訂的《反不正當競爭法》明確,禁止平臺強制商家低價銷售、濫用數據權益及惡意交易,將監管之劍斬向低價無序的“內卷式”競爭。7月24日,《價格法修正草案》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完善低價傾銷的認定標準,規範市場價格秩序,治理“內卷式”競爭。今年以來,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多次發聲、連續約談相關企業,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烹飪協會等行業組織旗幟鮮明地倡導抵制“內卷式”競爭,共同推動行業凝聚高質量發展共識。

司法機構、行政部門、社會組織的協同共振,正在有力糾偏市場的“無形之手”,引導競爭迴歸健康軌道。企業應自覺摒棄零和博弈思維,將有限資源錨定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在質的有效提升基礎上謀求量的合理增長。只有深耕價值而不是價格廝殺,企業才能贏得消費者、贏得未來。

摒棄“內卷式”競爭,卸掉沉重的價格絞索,企業纔有可能將所獲合理利潤投入產業升級與服務提升,開拓全新的增量藍海。當規範有序的市場環境孕育出高品質的產品、誠信可靠的服務和令人印象深刻的品牌體驗,才能真正贏得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