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繽紛迴力球】人魯/保險業,是一門助人行業
日前,連續在繽紛版拜讀了幾篇關於保險業的故事,字裡行間流露的溫情,讓我想起兩、三年前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一段插曲。
一位昔日的學生約我聚餐,剛見面還沒坐下來,他就淚如雨下,讓我驚訝不已,急忙詢問發生了什麼事。他一邊拭淚,一邊哽咽地說:「老師,我最近轉去當保險業務員了。」言下之意好像接了什麼見不得人的工作。聽完我不禁莞爾,心疼之餘也涌起一絲感慨。
這位同學早時順遂,從明星高中到頂尖大學都是資優生,研究所更以第一名考進,表現出色。然而或許過於一帆風順,初入職場的他顯然對各行各業的瞭解有限,也對「保險業務員」抱持刻板印象。
保險業在臺灣發展初期,爲了快速拓展市場,確實曾廣納了素質參差不齊的業務員,導致「拉保險」一詞帶有負面意涵。然而近些年來,保險業早已脫胎換骨,許多公私立大學皆設有相關係所,甚至成立博士班,其專業化程度不亞於一般人熟知的企管、行銷、資管、會計等領域。
平均月薪僅次於機師的「保險精算師」,考試門檻的難度甚至超過律師與會計師專技特考,多得分階段且花上多年才能考取完整執照,非一次就能通過。我的這位學生爲了投身保險業而潸然淚下,顯然低估了這個行業的專業程度。
在我娓娓道來產業現況後,這位同學漸漸止住了淚水。我接着說,「其實,保險業最大的價值在於協助人們預防風險,避免陷入因病而貧、因禍致窮的困境,與心理諮商、社工、醫療護理、教育等領域一樣,都是『以人爲本』的助人專業。想要加入這個行業,勢必要經過長時間的學習與磨練,才能建立信賴,進而贏得他人的尊重。」
說到這兒,這位同學終於破涕爲笑,我們也得以安心地開始用餐。我鼓勵他好好發揮過去無懼考試的優點,努力取得多種證照藉此累積相關知識並提升技能,未來必能脫穎而出。
一段時間後,他特別寫信回報已取得三張證照,另還有些高階考試尚待累積足夠年資才能報考。他也坦誠如今業已逐步站穩腳步,並堅定了自己在這個行業繼續發展的決心。
讀着來信,我心中油然升起一股暖流。那位曾經淚眼汪汪並對行業未來感到迷惘的同學,顯然聽進去了我的建言而能穩健地朝着自己選擇的道路前行,將初時的苦澀轉化爲踏實的步伐。
能陪他走過這段轉折,讓爲師的我感到由衷的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