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讓老師們當沙包

臺中市某私校傳出學生不服管教,竟埋伏廁所亂棒毆打老師。示意圖/AI生成

近日中部某高中學生在廁所埋伏、使用木棍毆打學校老師成傷,讓人回想起去年臺北市的高中老師在課堂上被無法控制情緒的學生痛毆,二○二三年也有老師在餐飲實習場所遭學生拿椅子狠砸、嗆聲。不禁想問,教育當局還要讓多少老師繼續陷入危險中?孩子們受教育的場所是真的讓家長覺得安心嗎?

雖說此事件的學生已受到大過懲處,校方承諾要介入輔導學生。但事出必有因,引發這起事件的學生是有什麼不滿才需要「抄傢伙」攻擊師長?受害的師長因爲管教學生就得承受這些痛苦或壓力嗎?每當發生類似事件時,教育當局只會公式化地說要「加強輔導」,部分專家只會站在高處唱着「他們只是孩子」的老調,卻沒有多少人看到受害師生必須獨自撫摸傷疤,心裡還得恐懼自己會不會成爲別人泄憤報復的「沙包」。

大家以爲將當事學生記兩支大過就有用嗎?帶有獎懲條例的校規,原本應作爲教育孩子們分辨是非、揚善改過的工具,但時至今日,記過、輔導這些機制早已成爲裝飾品。學生就算被記數不清的大過,照樣可以升學、獎懲記錄還不帶到未來就讀的學校!

誠摯期盼藉由這次事件,讓大衆重新審視校園現實,理解「老師嚴謹管教學生、學生尊重師長」早已是笑話和神話。更重要的是,孩子是家長的,家庭教育也要承擔應有的責任,而不是全由師長們承受。窮不能窮教育,打也不該打老師。那些從教育改革中鬆綁下來的繩子,即便不能再捆綁回去,也請不要將它綁在師長身上,讓老師們再次成爲沙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