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以為「二代健保補充保費」跟你無關!從案例看上班族、存ETF、房東影響有多大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新制非單筆超過2萬才扣,是「全年累計」超過2萬就扣。拆單沒用、分月入帳也沒用,一破門檻就整筆被收2.11%。這次真正中的是努力存錢的小資族,而不是大財團。本報資料照片

健保補充保費制度將迎來十年來最大修法。

文章目錄 制度怎麼改?三大重點一次看哪四大族羣受影響案例算看看怎麼會被課稅

衛福部預計最快於民國116年(2027年)上路,屆時只要全年股利、利息、租金收入超過2萬元,就得繳交2.11%補充保費;高薪族的年終獎金超過11萬4,000元也要課徵。

估計全臺約480萬人受影響,拆單避稅將正式走入歷史。

制度怎麼改?三大重點一次看

第一:利息、股利、租金改爲「年度結算制」

現行制度是「單筆給付超過2萬元」纔會被扣保費,導致不少人分次入帳規避繳費。

修法後改採「全年累計」計算,只要合計超過2萬元,就得被扣2.11%,影響最大的是存股族、定存族與房東包租族。

第二:高薪族獎金門檻改爲「最低基本工資4倍」

未來只要年終、績效、專案獎金等「非經常性給付」超過11萬4,000元,就要繳補充保費。

以月薪4萬元者爲例,原本需達16萬元才被課稅,修法後提早落入門檻,預估影響200多萬人。

第三:補充保費扣繳上限從1,000萬元提高至5,000萬元

此舉鎖定高所得族羣,約影響1,000人,健保基金可多收約6億元。整體改革將使健保收入增加100至200億元。

哪四大族羣受影響

案例算看看怎麼會被課稅

1.先把門檻換成「每個月多少」

2.定存利率要多少、放多少錢纔會破2萬?

我們反過來算「要有一年2萬利息,需要多少本金」

股息「每個月領多少」會被扣?

因爲現在很多人月月配,我們就用月配來看:

每月領1,700元:一年20,400元(已破2萬)全部乘 2.11%

例子:

一破門檻就是整筆按2.11%算,不是隻對超過的那一點點收。

不是「一筆超過2萬才扣」,是「一年加總超過2萬就扣」。所以定存拆單、股息分月領都沒用了,只要一年加起來過2萬,政府就來收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