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被情緒拉着跑!「5個重點」教你保持平常心 培養自我慈悲很重要

▲保持平常心不過度被情緒牽動是一種智慧。(圖/翻攝自tvN DRAMA,以下同)

記者曾怡嘉/綜合報導

有時我們常常因爲太在意某些事,而讓情緒被牽動,甚至陷入焦慮或低落。所謂「平常心」,並不是要我們完全冷漠,而是一種智慧。當我們不被過度的情緒牽動,而是以一種更穩定、更客觀的態度來面對人事物。想要培養平常心,建議從以下幾個重點着手。

#學會「接受無常」

很多事情並不會因爲我們過度擔心就改變,反而會讓自己陷入惡性循環。當下次遇到煩惱時,不妨提醒自己:「這件事可能並不像我想得那麼嚴重。」練習接受不確定性,能讓心境逐漸穩定。

#練習「專注當下」

人容易把心思拉去過去的遺憾或未來的擔憂,但真正能掌握的只有此刻。可以透過深呼吸、靜坐,或單純地把注意力放在正在做的小事上,例如細心品嚐食物、感受走路時的步伐,讓心回到當下,就不容易被雜念干擾。

#調整「看事情的角度」

很多時候,困擾來自於我們對事情的解讀。如果換個角度,把難題當作磨練,把批評當作提醒,就會減少情緒上的起伏。能看見其中的正面意義,心情自然比較不會被影響。

#培養「自我慈悲」

當事情不如預期,先不要急着責怪自己。適度對自己說「沒關係,我已經盡力了」,這樣才能減少不必要的壓力。對自己寬容一點,也能更包容他人。

#保持「生活的平衡」

充足的睡眠、運動、規律飲食,都是調整情緒的基礎。有好的身心狀態,更容易維持平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