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說環保邊放煙火 陸媒評:始祖鳥的「高山信仰」塌了

一邊強調環保,一邊在喜馬拉雅山上放煙火,陸媒《新京報貝殼財經》評論:始祖鳥的「高山信仰」塌了。(圖片摘自始祖鳥中國中官網)

據《新京報》旗下財經新媒體《貝殼財經》報導,海拔5500米喜馬拉雅山脈升起的煙火「升龍」,將戶外服飾品牌始祖鳥送上了「熱搜」。9月19日,戶外運動品牌始祖鳥(ARC'TERYX)聯手藝術家蔡國強在西藏喜馬拉雅山脈江孜熱龍地區舉辦名爲「升龍」的煙火表演,引發了諸多消費者對於該品牌環境保護方面的質疑,造成始祖鳥的「高山信仰」瞬間崩塌。

公關危機發生後,始祖鳥官微刪除了活動微博,蔡國強也刪除了相關影音。同時,始祖鳥官方微博也就《蔡國強:升龍》煙火秀影音發佈了致歉信,蔡國強在短影音平臺也發佈了說明。可對於這場高原煙火的爭議並未因此停歇,尤其事件的品牌方始祖鳥在這場活動中暴露的品牌與其倡導的品牌價值觀的割裂成爲爭議熱點,點燃了公衆對始祖鳥的信任危機。

此次環保翻車事件背後,始祖鳥近年來品牌質量風波不斷,爭議與日俱增。9月21日,《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在黑貓投訴平臺搜索發現,該平臺上與「始祖鳥」相關的投訴已累計達3042條。

然而,始祖鳥的消費熱度節節攀升,帶來背後母公司業績大漲。財務數據顯示,亞瑪芬在2025年第二季業績再創歷史新高,營收同比增長23%至12.36億美元,歸母淨利潤扭虧爲盈,達到1820萬美元。

一、喜馬拉雅爲「燃放」煙火致歉 曾因推可持續計劃獲多個獎項

1989年於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創立的戶外品牌「始祖鳥」,在其官網上有這麼一句自我介紹:「始祖鳥是來自加拿大海岸山脈,植根於高山的專業戶外品牌。」因爲源於高山,始祖鳥一直以來強調品牌對高山充滿敬畏,並致力於保護和傳播高山精神及其在地文化。

秉承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可持續理念,在很多服裝品牌以及網路平臺探索的減碳方案是舊衣回收時,始祖鳥將目光投向循環模式,於2021年推出了ReBIRD可持續計劃。該計劃通過升級改造、回收利用和維修養護等方式,優化傳統生產工藝流程,試圖打破「原料-製造-使用-廢棄」線性模式,轉向一個無限循環的新模式。

這一創新性可持續計劃不僅爲始祖鳥贏得了多個獎項,也獲得了消費者的認可與好評。然而,正是這樣一個以環保和高山精神爲核心主張的品牌,卻在喜馬拉雅山脈點燃了三幕煙火。

據始祖鳥方面的宣傳,此次活動「秉承對自然的敬畏,以藝術爲媒,共締高山信仰」。爲體現環保考量,主辦方聲稱,此次《升龍》藝術項目所選用的煙火彩色粉均爲生物可降解材料,確認其污染物排放符合環保標準。在生態保護層面也做了預案,例如提前引導鼠兔等小型動物離開燃放區,燃放後立即清理殘留物等,確保不留生態隱患。

針對此次活動的環保爭議,日喀則市生態環境局江孜縣分局一位負責人表示,此次活動在生態環境局備案過,手續也合規,由於煙火使用的是環保材料,因此不需要進行環境評估,鄉、村、縣三級政府同意即可。政府此前開過多次會議,研究選址,評估調查周圍有哪些野生動物等,最終的選址不屬於生態保護區,周圍無人居住。目前來看,當地生態暫未受到破壞,後續也會持續觀察。

然而,這些解釋並未平息公衆質疑,反而引發更廣泛的爭議。許多網友指出,即使在技術是採用了所謂的「環保材料」,煙火燃放對高寒、脆弱的高原生態而言,仍可能造成不可逆的影響。

9月21日,始祖鳥官方微博就《蔡國強:升龍》煙火秀影音發佈致歉信,稱「我們深知僅僅道歉是遠遠不夠的,我們有責任在政府部門監管下,配合藝術家團隊對該項目全過程的環境生態影響進行復核,邀請第三方專業環保機構,開展嚴謹而透明的評估工作。」蔡國強在短影音平臺發佈說明,對此事「深表歉意」,並稱「將主動配合第三方機構及相關部門,就此事對自然生態造成的影響進行多方面的評估,並將以實際行動保護青藏高原生態環境。」

另外,據西藏「雲端珠峰」微信公衆號9月21日凌晨發佈情況通報:相關煙火秀影音在網路發佈後,引發網民關注。日喀則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已成立調查組第一時間趕赴現場覈查,後續將根據覈查結果依法依規處理。

始祖鳥此次藝術項目本意或許是藉助高山場域提升品牌調性,鞏固其目標客羣心中的高端形象;但從目前的輿論反響來看,這場活動似乎已演變成一次「災難級的反向營銷」。

《新京報貝殼財經》注意到,有不少戶外運動愛好者認爲,作爲戶外代表品牌,始祖鳥此舉與其「敬畏自然」戶外品牌形象相悖,也並不符合其宣傳的品牌調性。

二、母公司第二季業績再創新高 消費熱度、業績增長與爭議並存

始祖鳥在備受中產階層熱捧、實現快速擴張的過程中,其初心正逐漸「失衡」。

自2019年始祖鳥所在的母公司被安踏集團領銜的財團成功收購後,該品牌在中國市場的熱度逐漸攀升。

在中國大陸市場,始祖鳥的熱度有多高?它與lululemon、薩洛蒙(Salomon是亞瑪芬體育旗下戶外運動品牌,創立於1947年,總部位於法國)一起,被大陸網友戲稱「中產三件套」,成了新的潮流標配;在二手市場,官方售價8200元(人民幣,下同)的蛇年限定款衝鋒衣一度飆升至2萬元;甚至連吊牌都成了硬通貨,根據年份、稀有程度不同,收購價在5元至30元之間,限量吊牌甚至能賣出300元高價。

這樣的消費熱度爲始祖鳥母公司亞瑪芬體育帶來了節節攀升的業績。在一衆國際運動品牌遭遇成長困境時,亞瑪芬在2025年第二季業績再創歷史新高,營收同比增長23%至12.36億美元,歸母淨利潤扭虧爲盈,達到1820萬美元。其中,大中華區收入同比增42.4%,錄得8.56億美元,始祖鳥所在的戶外功能服飾板塊2025年第二季度營收增長23%至5.09億美元。

然而伴隨熱度暴漲,始祖鳥面臨的爭議也與日俱增。《新京報貝殼財經》注意到,今年以來,該品牌已先後陷入「有害物質」爭議和「產品質量」風波。

今年3月,有報導稱,包括始祖鳥在內的衆多防水衝鋒衣含有害物質PFAS,長期累積下來可能引發健康問題。針對上述報導,《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詢問始祖鳥客服,對方迴應稱,品牌的衝鋒衣均經專業的認證機構驗證,符合國家標準,消費者均可放心穿着使用。但記者發現,品牌在產品介紹中僅標註了面料類型,並未明示含氟信息。有報導稱,始祖鳥在加拿大等多個國家的官網中,會對含PFAS的商品明確標註「PFAS警告」。

今年9月,據《新京報》報導,北京一位消費者購買的一款售價1800元的始祖鳥AERIOS徒步鞋,僅穿着不到一週就出現開膠問題,前掌彎折處的壓膠甚至豁開一道口子。面對消費者對產品質量的質疑,品牌客服未正面解釋原因,僅表示「商品自售出起3個自然月內屬質保期,如經鑑定確認存在質量問題,可酌情換貨或免費維修」。除徒步鞋開膠外,還有消費者反映其短袖存在脫線、外套容易起球等問題。

9月21日,《新京報貝殼財經》在黑貓投訴平臺搜索發現,該平臺上與「始祖鳥」相關的投訴已累計達3042條。

始祖鳥官網介紹顯示,品牌從1989年創立至今,始終秉承對設計和工藝孜孜以求的準則。

在產品設計與做工上不惜工本造就了其獨特的性能。官網還寫道:「設計是一件重要的事。我們不僅需考慮打造卓越產品的近期目標,還需思考我們對人類和地球的影響。」

就目前來看,無論是產品品質還是環保承諾,始祖鳥都亟待重新自我審視。對品牌而言,重視與敬畏不應只是一句口號,更應成爲一種言行一致的準則。在最新的「致歉信」中,始祖鳥也意識到這一點:對藝術表達邊界的評估需要更加專業,對自然的敬畏需要更加謙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