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境衝突風暴 爲泰黨執政陷困局
熱門話題
「通話門事件」持續延燒,泰柬邊境衝突又火上加油,內憂外患交織,讓泰國執政的爲泰黨如坐鍼氈。遭暫停總理職務的貝東丹,政治命運岌岌可危;若接下來憲法法院裁定她免職,而爲泰黨另推的總理人選又未能成功當選,總理職位懸而未決情況下,屆時泰國恐只能走上解散國會、提前大選的局面。
爲泰黨發言人達努蓬27日否認泰柬邊境爭端,源自泰前總理戴克辛、柬埔寨前總理洪森2大家族間的政治競爭。他強調,衝突根源在於泰國打擊跨境詐騙園區行動,導致柬方不滿,並拒絕加入與泰國、寮國與緬甸共同合作的打詐行動。
整起危機源自於泰柬之間的邊界爭議。泰柬軍隊5月在兩國邊境的緩衝地區短暫交火,造成1名柬士兵死亡。爲化解泰柬邊境糾紛,貝東丹與柬前總理洪森通話時,不僅稱洪森爲「叔叔」,要求他協助平息2國糾紛,還指責泰國軍方不服從政府。
在軍方擁有巨大影響力的泰國,公開批評軍隊是一條紅線,通話錄音意外流出,引發國內軒然大波。憲法法院7月1日裁定,暫停貝東丹總理職務。接下來的調查,將聚焦於她是否因缺乏「明顯誠信」或違反「道德標準」而喪失擔任總理的資格。
貝東丹是否會選擇主動辭職,成爲政局發展的第一變數。若她先發制人地辭職,有可能促使法院撤銷對她的指控,但同時也意味着她政治生涯的一大挫敗。若她堅持不退,風險則是法院在8月底宣判她失格、聲譽盡毀,甚至被永久逐出政壇。
爲泰黨面對的第2道難題是,誰能接替貝東丹?該黨或將推77歲的前司法部長查卡森出馬,但查卡森年事已高,過去還曾主張修改泰國冒犯君主罪法條,在政治光譜上立場偏進步,恐無法獲得保守派支持。若查卡森失利,爲泰黨勢必進一步評估提前解散國會、重新大選的可能性。
眼下政局不僅是爲泰黨的危機,也是整個泰國政壇的不穩訊號。最大反對黨人民黨(前身是前進黨),雖與爲泰黨在議會席次持平,各擁142席,但目前仍羣龍無首,無法推出有力的領導人。但人民黨時任黨魁納塔蓬曾矢言,他們要在2027年選舉時,取得最多席次並完全執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