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生求職新主張:更關注成長空間和休息保障 薪資不再排第一

廈門日報記者 何無痕

昨日,2025年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集中對接活動在廈門市人才市場舉辦。本次對接活動聚焦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及16歲—24歲登記失業青年羣體,彙集事業單位、重點企業、中小微企業等多元力量,吸引約500名畢業生入場對接,現場達成見習及就業意向約300人次,供需對接成果豐碩。

連日來,廈門市已舉辦多場高校畢業生就業專場活動,助力青年羣體積累實踐經驗、提升職業競爭力、拓展就業渠道。記者注意到,2025屆畢業生展現出更強烈的求職意願和更積極主動的心態。同時,他們更加關注個人成長空間,對休息時間的保障已取代薪資,成爲其求職時最看重的因素。

攬才

近80家單位提供約150個崗位

昨日上午8時許,企事業單位代表們已佈置好招聘點位,等待求職者到來。“只要專業符合要求,我們都很歡迎!”活動開始不久,廈門鬆元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人事部門負責人廖女士就收到好幾份簡歷。她介紹,此次帶來3個不同方向的研發工程師崗位,需求40人,主要招收電子、通信、機械、化學等專業學生,月薪5500元至10000元。

本次對接活動吸引全市近80家企事業單位報名,提供約150個崗位,需求總人數達710餘人。其中,市委黨校、廈門大學附屬心血管病醫院、市婦幼保健院、市計量檢定測試院、市工人文化宮等40餘家事業單位,提供了72個公共服務相關見習崗位,爲青年參與瞭解公共治理、社會服務提供窗口。

此外,壘知控股、鬆元電子、二輕投資、普瑞思精密工具、羅森便利等近40家企業報名參會,提供70餘個崗位,就業及見習需求550餘人。現場發佈的崗位中也有不少全職崗位(全職崗位61個,需求330餘人),爲不同階段、不同需求的青年人才提供多層次、多樣化選擇。

在現場活動之後,廈門人才網將繼續發佈本次對接活動信息,方便未到場的畢業生在線投遞簡歷。

求職

排隊找“就業紅娘”改簡歷

在對接活動現場,張曉揚正積極尋覓合適的見習崗位。“很多單位都看重相關經驗,所以想參加見習積累經驗。”他告訴記者,自己畢業於廈大嘉庚學院廣播電視學專業,爲了增加就業可能性,去年考取中級廣播影視節目製作教師資格證,並報考人力資源管理師。“如果考取的證書與崗位有關聯,會有一定加分。”張曉揚還很注重面試技巧:“我會提前對企業做好‘背調’。”

近段時間來,積極的求職者越來越多了。在對接活動現場,一位特聘的“就業面試官”可爲畢業生完善簡歷並進行就業指導,等候的畢業生排起長隊。

上週舉辦的“百日千萬招聘專項行動”暨高校畢業生夜市招聘會上,“簡歷問診專區”同樣深受青睞,來自廈門職介中心的“就業紅娘”們根據畢業生的優勢對簡歷提出修改建議。

不少企業人事與就業輔導從業者一致認爲,今年應屆畢業生求職態度更積極,不僅高度重視簡歷和麪試準備,也主動諮詢專業人士的建議,以期增加找到好工作的機會。

“非常有幫助!”在上週的夜市招聘會上,應屆畢業生張玥在聽取“就業紅娘”的分析後,表示將根據建議修改簡歷。“老師建議不提及大學前的情況,強化自己在專業能力上的優勢即可。”作爲平面設計專業畢業生,她以往認爲簡歷必須包裝得“高大上”才能給面試官留下好印象,因此簡歷包裝精美並填寫了從小學到大學的成長經歷,但網上投遞往往石沉大海。“這次終於找到問題所在。”張玥說。

另一名應屆畢業生陳子涵則收穫了關於“先就業再擇業”的觀念。“我是建築系畢業,當時報名時這還是熱門專業,現在就業前景不太理想,所以我想考公務員。”但經過就業指導,他改變了看法:“找到合適的工作就業纔是當務之急。”

“求職者的情況需要具體分析。有些因過於理想化而錯失機會,也有些能力突出但面試時過於緊張,甚至不敢直視面試官,因此錯失良機。”職介中心“就業紅娘”汪老師介紹。

變化

“不加班”超越“高薪資”

數場招聘會走下來,記者發現,2025屆畢業生在求職崗位上普遍更“接地氣”,他們明確以就業爲最終目的,對崗位的接受度較高。只不過,相比薪資待遇,他們向面試官提出的第一個問題往往是——“需不需要加班?”

“我最近一直在積極參加招聘會,但因爲對工作時間比較有要求,所以目前還沒找到特別滿意的工作。”畢業於福州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蔡肖揚告訴記者,他主要關注工程師等崗位,對薪資要求不高,唯一的要求就是不加班。“我家就在廈門,經濟壓力不大,還是希望工作穩定就好。”

應屆畢業生餘靜也正在積極找工作,她傾向於人事崗位,比較看重個人空間,希望有休息時間專注個人愛好,薪資方面則希望付出和收入成正比。

爲了與求職者的期待達成平衡,企業也進行了適當調整。臨家社區餐飲服務有限公司提供包吃住、帶薪學習等福利。“對畢業生,我們提供學歷補貼,專科生每月200元,本科生每月300元,酒店管理專業每月500元。”公司人事沈小姐表示,如有加班情況,第二天可以晚點上班。

作爲製造業企業,廈門東聲電子有限公司的招聘專員林遠航告訴記者,他們會提供中上水平的薪資和個人成長空間,年底有晉升機會,同時車間爲智能車間,工作環境較以往有很大改善。

多家企業人事和就業指導人員表示,2025屆畢業生的法律意識和風險防範意識也更強了。在6月25日舉辦的“職場避坑指南”直播活動中,廈門市人才中心特邀人社局法律顧問爲求職者“排雷”、解答職場困惑,畢業生參與熱情高漲,積極提問——這從一個側面體現了畢業生法律意識的提升。

來源:廈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