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化身進口車入臺恐卡?經濟部表態了
大陸電動車龍頭比亞迪擬以泰國「騰勢」品牌來臺,經濟部今強勢表示基於國安,將研議法規嚴予防堵。(新華社)
大陸電動車龍頭比亞迪擬以泰國「騰勢」品牌,以進口車身分打入臺灣車市,經濟部今(5)表態要「擋」,說政府基於國安,將嚴予防堵中國品牌車來臺。未來會研議依相關法規,各面向提出可行的管制措施。
今週刊爆料,比亞迪透過代理商太古汽車在7月28日夜宴立院高層,讓泰國騰勢品牌透過「第三地」生產全車登臺。經濟部表示,政府基於國家安全、車輛安全、資訊安全及產業發展等考量,將嚴予防堵中國品牌車以各種方式進入臺灣市場。
現行法規已禁止汽車整車從中國大陸進口,至於導入中國零組件來臺組裝成車部分,經濟部強調,需符合產業發展署辦理中國大陸車款在地化供應鏈合作價值比率認定,方可銷售及領牌上路。
有關中國品牌車從第三地來臺部分,政府將研議依相關法規,就技術引進、貨品進出口、車輛審驗、車輛銷售等面向,提出可行的管制措施。
對騰勢擬自泰國進口整車來臺銷售,因其屬於國內新引進的車輛品牌,雖依現行規定,雖可依公路法相關規定向交通部申請取得進口商資格,及依貿易法相關規定進口樣車,再向各主管機關申請車輛安全(交通部)、污染及噪音(環境部)、能耗(經濟部能源署)之相關審驗作業,全數審查通過後能銷售及領牌上路。但經濟部強調,未來仍需適用檢討後的管制措施。
爲了杜絕「洗產地」問題,經濟部去年10月公佈大陸車在地化四樣態,舉凡陸資與國際品牌業者合資、陸資併購國際品牌、國際品牌在中國大陸地區生產,及中國大陸品牌業者生產等四大類,都歸屬「大陸車款」,若要來臺組裝銷售,都須符合在地國產化比率,且逐年提升至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