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險情緒升溫 15檔內資撐傘

臺股示意圖。圖/本報資料照片

15檔內資法人青睞股

新臺幣強勁升勢無法擋,受匯損衝科技股陰影籠罩,臺股陷入高檔震盪,專家點出,外資近期明顯採取「現貨做多、期貨作空」兩手策略,避險情緒濃厚,現階段建議「跟着內資法人走」,凱基金(2883)、寶成(9904)、統一(1216)等KD指標正向,且投信、自營商單週聯手買超股,相對有表現機會。

富邦投顧董事長陳奕光表示,國際資金大舉流入炒匯意圖濃厚,外資近期買超現貨,但持續拉高空單水平,近期新臺幣漲勢凌厲,除非新臺幣持續急遽升值,否則短線須提防外資現貨反手作空的可能性,本週須提防摜殺壓力,短線建議選股不選市,並要「跟着法人走」。

篩選KD指標正向,且投信、自營商單週聯手買超之個股,共有凱基金、寶成、統一、中信金、仁寶、全新、日月光投控、德律、光寶科、統一超、可成、遠東新、創意、旺矽、崇越等15檔入列,投信本週來買超介於977~43.13萬張間,自營商也加碼29~2.56萬張。

入列元大高股息ETF成份股的凱基金近來出現「外資倒、內資撿」情況。外資單週大舉出貨高達46.98萬張,儼然成爲大型提款機,惟內資買盤不離不棄,單週自營商、投信雙雙進場接盤,買超2.56萬及43.13萬張,支撐其單週股價仍上漲0.31%。

展望後市,陳奕光點出,在新臺幣持續升值下,上市櫃第二季獲利匯兌損失壓力沉重,毛利率也會受到影響;此外,急單效應逐漸退燒,臺灣5月出口金額創下歷史新高的517.4億美元,但6月目前看來恐月減1成,顯示關稅生效前的提前拉貨已告一段落,存貨指數也有逐步增加的情況,存貨大於訂單表示企業庫存水位過高,加上外資持續拉高空單水位,成爲現階段臺股三大隱憂。

兆豐國際投顧專業副總黃國偉則指出,現階段臺股高檔拉回機率高,主要有三大原因,第一,加權指數開始進入去年10月來22,500~23,000點間套牢區;第二,7月9日將到期的對等關稅目前談判進度緩慢,市場不確定性增溫;第三,臺股上市櫃第二季財報將面臨新臺幣升值的匯損壓力、下半年也恐有旺季不旺風險,導致投資人買盤趨於觀望,資金停看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