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開關稅風暴! 藝羣董座王正坤揭供應鏈重組生存之道

▲藝羣醫學美容集團董事長王正坤醫師於成大企管顧問班分享企業如何避開關稅風暴。(記者林東良翻攝,下同)

記者林東良/臺南報導

美國關稅新政策掀起全球供應鏈重組浪潮,出口產業壓力倍增,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企管顧問班,3日晚間於成功大學大成館舉辦專題課程,邀請藝羣醫學美容集團董事長王正坤醫師,以「企業轉型避開關稅風暴」與「策略管理經營醫美集團」爲題,吸引房地產、金融、汽車、餐飲、傳統制造等產業人士齊聚,尋找下一波突圍契機。

上課學員感受到最近民衆消費力下滑,尤其房地產的成交量減少,加上面對美國關稅新政策帶來的出口衝擊,供應鏈重組壓力四起,尤其是與出口相關的產業,不論是製造或傳統產業都需積極調整策略。美國增加關稅是要改變供應鏈的結構,希望全世界的廠商都到美國設廠,進行「美國製造」。以前是鼓勵世界分工的國際貿易,現在是鼓勵各種產業都到美國設廠,把全世界的「長供應鏈」,變成「短供應鏈」,未來美國可以自行製造任何高階科技產品、低階產品、生活用品、民生物資、食物、能源等,美國不需要依賴其他國家的商品,美國可以自給自足。

王正坤醫師進一步提出企業因應之道,結合其管理專業與「藝羣醫美集團」的發展模式,建議企業可以借鑑幾個策略。首先必須進行產業升級轉型,提升產業競爭力,投入研發創新、設備升級或跨域整合,提升產品附加價值,例如臺積電就以領先全球的半導體技術爲核心能力,來降低關稅衝擊。任何產業只要能夠提高產品品質,贏過其他國家的競爭者,就不怕關稅衝擊。產業界也可以爭取其他國家的海外訂單,積極開拓新市場,降低對美國單一市場依賴,有助分散風險。

企業也可善加利用政府推出的「因應美國關稅我國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包含金融支持、貿易融資利息減碼、輸出保費優惠、外銷貸款優惠保證加碼、中小微企業貸款加碼。降低行政成本、保稅區通關全免裝箱單、擴大實施海關遠端稽覈。提升產業競爭力、研發轉型補助。開拓多元市場、爭取海外訂單。租稅優惠、提供研發與設備支出抵減、擴大抵減適用。安定就業等。

王正坤醫師以策略管理理論爲根基,解析藝羣醫學美容集團如何運用「醫學教育」與「副作用預防」理念,成功建立品牌信賴,進而迅速拓展,成就全臺 21 家連鎖藝羣醫美診所與一家 Dr.藝羣保養品公司,藝羣的成長不是盲目擴張,而是建立在專業知識與安全標準之上,強調預防副作用纔是真正的信任基礎。

王正坤醫師強調各種不同企業都如同藝羣醫美集團一樣,必須走出舒適圈,透過教育與創新,才能永續經營。面對地緣政治衝擊、關稅與供應鏈重組,企業必須有解決對策。現在不是恐慌,而是靈活應對的時刻,升級自身核心能力,分散市場風險,才能迎戰關稅衝擊,把危機變成轉機。

身兼企管博士與皮膚專科醫師的王正坤,以藝羣醫學美容集團爲例,分享品牌從專業教育、預防副作用出發,建立市場信任,成功擴張至全臺21家診所與保養品公司。他強調,不論醫美或其他產業,都必須走出舒適圈,以教育、創新與策略管理面對關稅、供應鏈與地緣政治變局,把危機變轉機,才能確保永續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