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益比只有16倍,臺積電短線何時利空出盡?
臺積電。 聯合報系資料照
文/容逸燊副總
繼週末美國實施半導體豁免後,馬上接着啓動232條款,針對有國安疑慮的半導體將受到調查,造成昨(14)日美股開高走低,蘋果盤中一度大漲7%,最終漲幅收斂僅剩2%,輝達更是由漲轉跌。未來可見,臺廠去美國設廠的比例將逐漸增加。
臺股今日呈現量縮反彈,上漲1.7%,但成交量僅有3000億左右,表示目前量縮反彈使籌碼較爲安定,本波加權指數從高檔下跌28%,而融資減肥幅度高達35%,即使近期指數強力反彈,融資仍持續下降,因此目前籌碼相對穩定,以及外資期現貨持續作多臺股,主要因臺幣短時間內從33.2以上,大幅度升值將近8角,外資積極回補亞洲股市。
未來下半周半導體關稅即將出爐,以及臺積電法說會,而外資在臺積電法說前已先行調降目標價。此次因關稅影響,導致消息混亂,因此臺積電在此次法說會上不至於下修今年獲利,以目前本益比僅16倍來看,爲長期價值投資區域,若在法說會過後,股價可穩住800元,短線應有利空出盡的機會。
後續則要注意中美是否開始進入談判,以及臺灣32%的關稅最終能否下降。以長線來說,10%關稅對於低毛利的傳統產業仍是沉重壓力,所以建議越往上反彈,應保留現金,而臺股指數在20500-21000點面臨巨大套牢壓力,目前指數仍在反彈行進當中,但若見到單日量能出現4500-5000億左右的量能,不論是高檔長紅或是呈現巨量下殺,都可視爲反彈波結束的訊號。
中小型股也同樣低檔跌深反彈,今日像是CPO、BBU和機器人族羣都出現強力彈升,短線融資清洗過後,籌碼較爲乾淨,但是櫃買指數並非國安基金護盤標的,容易受到國際利空衝擊,因此建議短線以當衝或隔日衝操作,中長線則建議選擇受關稅影響較小,且產業前景正向的中小型股,像是網通和軍工等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