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市場承壓,和黃醫藥能否靠“換帥”翻盤?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季媛媛
8月25日,和黃醫藥發佈公告,其執⾏董事蘇慰國博⼠因健康理由將暫停履⾏⾸席執⾏官的職務。執⾏董事兼⾸席財務官鄭澤鋒先⽣擔任代理⾸席執⾏官⼀職,即時⽣效。
蘇慰國在哈佛大學取得博士學位並從事博士後研究,2005年加入和黃醫藥,2012年起擔任首席科學官,2017年起擔任公司執行董事,2022年3月4日起擔任首席執行官。加入和黃醫藥以來,蘇慰國博士帶領團隊進行藥物的發現及研究。
鄭澤鋒2008年起擔任和黃醫藥首席財務官,2011年起擔任公司執行董事。加入和黃醫藥之前,他曾擔任百時美施貴寶中國的財務副總裁,並擔任上海的中美上海施貴寶製藥及百時美施貴寶(中國)投資的董事。
在8月初,和黃醫藥剛剛披露了半年度財報,報告期內,和黃醫藥總收入爲2.777億美元,去年同期爲3.057億美元。此外,2025年上半年,和黃醫藥應占淨收益爲4.55億美元,去年上半年這一數字爲2580萬美元。
聚焦到產品業績表現來看,和黃醫藥腫瘤產品銷售總額爲2.34億美元,同比下滑4%。主要產品中,呋喹替尼海外銷售額爲1.63億美元,同比增長25%,這主要是得益於海外市場準入的加速推進,而呋喹替尼在國內的銷售額爲0.43億美元,同比下滑29%;索凡替尼銷售額爲0.13億美元,同比下滑50%;賽沃替尼銷售額爲0.15億美元,同比下滑41%,他澤司他銷售額爲70萬美元,同比增長49%);腫瘤免疫業務綜合收入爲1.44億美元,同比下滑14.9%。
國信醫藥分析指出,公司海外銷售快速增長,國內銷售面臨一定的壓力,目前,和黃醫藥商業化進度不及預期,創新藥研發進度不及預期。
此外,和黃醫藥的主要產品在國內的銷售也面臨一定競爭壓力。基於來自合作伙伴的里程碑收入延遲至2026年及以後,以及索樂匹尼布在中國的上市時間預計推遲到2025年及以後,公司將腫瘤業務收入的指引調整爲2.7億-3.5億美元(前值爲3.5億-4.5億美元)。
有券商醫藥分析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此次管理層更迭可以看出是和黃醫藥發展階段切換的主動選擇。
該分析師進一步指出,當前和黃醫藥正處於“三重轉折點”:一是核心產品已跨越“從0到1”的上市驗證階段,進入“從1到N”的市場份額爭奪與適應症拓展深水區(如呋喹替尼正在推進胃癌、肺癌等新適應症的國內III期臨牀,海外則需突破歐美市場準入);二是管線價值亟待進一步釋放,公司後續ADC、雙抗等創新品種進入臨牀中後期,需要更強的資源整合能力與全球化臨牀推進效率;三是國際化戰略進入實操階段,對管理層的跨國協作、資本運作及商業談判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換帥本質上是和黃醫藥從‘研發驅動’向‘研發+商業化雙輪驅動’、從‘本土龍頭’向‘國際化生物製藥企業’轉型的配套舉措,需要通過新管理團隊的經驗補位,加速實現管線價值的市場化兌現。”該分析師說。
據公開信息,和黃醫藥計劃在2025年下半年啓動中國和美國的1期臨牀研究。另外兩個候選藥物HMPL-A580和HMPL-A830將陸續在2026年啓動1期臨牀研究。除了ATTC平臺,和黃醫藥預計2025年下半年完成賽沃替尼SAFFRON入組,2026年上半年讀出數據,索樂匹尼布擬於2026年上半年重新遞交中國上市申請。
隨着呋喹替尼在海外更多市場獲批,賽沃替尼新適應症上市推進,以及ATTC平臺候選藥物進入臨牀階段,和黃醫藥能否在2025年下半年迎來業績拐點,仍需市場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