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GLC EV來了,700公里續航、320kW快充、對標iX3!
在電動化浪潮席捲全球的這麼一個大背景下,傳統的豪華品牌也開始紛紛加快轉型步伐。據報道,今年9月的德國IAA車展,BMW與奔馳將不約而同地帶來各自的中型純電SUV新作:BMW全新一代iX3,以及奔馳首款基於MB-EA平臺打造的GLC EV。這一對“老對手”,將在電動化舞臺上再度交鋒。
GLC EV 登場,奔馳真正的“新世代電動GLC”來臨
與早期EQ系列不同,GLC EV不再是對傳統車型的簡單電動化改造,而是從平臺到動力系統都進行了“換骨脫胎”。它是基於奔馳全新MB-EA平臺打造,搭載自研eATS 2.0純電傳動系統,同時具備800V高壓架構,DC快充功率高達320kW,15分鐘可補充400公里續航。這意味着在快充效率上,GLC EV已站在了當前行業頂端。
在動力配置方面,GLC EV將提供後驅與雙電機四驅(4MATIC)兩種版本,其中後驅車型WLTP續航可達700公里,四驅版本爲650公里,後者還具備489匹的綜合馬力輸出。不僅如此,它還配備了後輪轉向系統,最大轉向角4.5度,回轉半徑僅11米,城市駕駛更爲靈活。
奔馳也“聽勸”了,外觀更符合主流審美
過去奔馳EQ系列常被詬病“造型前衛過頭”,其實就是醜!此次GLC EV則迴歸更大衆化的審美路線,整車線條更接近燃油版GLC,取消了大面積弓形輪廓和低風阻樣式輪圈,整體設計更具親和力,也讓人好奇它的風阻係數表現。
細節部分依舊可見奔馳對於豪華的執着。頭尾燈均融入三芒星意象,尾燈甚至每側雙星設計,頗具辨識度。車頭提供100L前備廂,使用按壓式開啓,三芒星車標即是開啓按鈕,設計巧思可見一斑。後備廂標配560L空間,日常使用毫無壓力。
內飾僞裝之下,依稀可見科技範
雖然原型車內飾仍處於厚重僞裝中,但通過已曝光細節來看,中控臺或將採用與CLA EV類似的“一整面牆”式設計,副駕駛位也可選裝專屬屏幕,強調雙區互動體驗。
GLC EV取消了傳統啓動按鍵,採取“自動上電”機制:進車踩剎掛檔即行駛,離車則需按下懷檔側邊按鈕,操作邏輯全面電動化。懷檔撥杆還可調節能量回收強度,支持單踏板模式,既能提高能效,也帶來更強的駕駛參與感。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它採用電子調光玻璃天窗,透過電流調節明暗,同時在車頂玻璃印上三芒星圖案,營造出“滿天星斗”的車艙氛圍,豪華感與科技感兼具。
全球化生產,奔馳佈下大棋
據悉,GLC EV將分別在德國布萊梅、中國北京,以及未來可能的美國塔斯卡盧薩工廠生產,實現全球化佈局。奔馳顯然將其視爲主力戰略車型,全面對標BMW iX3,並計劃深入歐美中高端市場。隨着全球關稅與地緣政策的不確定性增加,多地生產也將有效規避貿易壁壘,爲後續全球交付掃清障礙。
從目前公開的信息來看,GLC EV並不是一款“試探型”產品,而是奔馳在新能源領域全力出擊的“正面戰力”。800V架構、雙速變速箱、700公里長續航,加上極具豪華氛圍的內外飾設計,讓它成爲寶馬iX3乃至奧迪Q6 e-tron的強力對手。
電動化下半場,傳統豪華品牌終於亮出底牌。GLC EV能否成爲奔馳電動家族的銷量擔當?9月的IAA車展,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