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誤診“絕症”!女子家屬:一家人整宿睡不着覺

00:14

近期,一名患者在四川省人民醫院就診時,因另一患者誤入檢查室,導致該患者的CT影像出現“張冠李戴”式的誤錄入。患者因此被誤診爲“特發性肺間質纖維化”。在服用了三個月的藥物後,經複查才發現誤診真相。目前,院方已對此事展開調查。

今年2月,翟女士因肩部摔傷,前往四川省人民醫院骨科就診,手術前需進行胸部CT檢查。然而令人意外的是,CT檢查顯示,翟女士肺部出現“雙肺間質性纖維化待排”。翟女士的兒子表示,檢查結果表示,母親的肺部出現了肺間質纖維化並有肺大泡、慢阻肺等疾病。在肩部手術順利結束後,翟女士轉入四川省人民醫院其他科室對“雙肺間質性纖維化”進行專業診斷治療。經住院檢查,未發現明顯病因,最終診斷爲“特發性肺間質纖維化”。

患者翟女士的兒子翟先生介紹:“經過一系列的檢查之後,她被診斷爲‘特發性肺間質纖維化’,肺纖維化如果能查出病因的話就對應治療,如果查不出就是特發性的,這種就比較嚴重,一般中位生存期就只有兩三年。確診以後有三四天,我們晚上都沒有睡覺,就一直睡不着,精神壓力很大。”

特發性肺間質纖維化,是一種肺功能進行性惡化爲特徵的慢性纖維化性間質性肺疾病,患者中位生存期約2至4年。本來只是普通的外傷手術體檢,卻意外獲悉身患絕症。翟女士在忐忑不安中,按醫囑服用了約3個月抗纖維化的藥物尼達尼布進行治療,在六月份,前往醫院複查並再次做了胸部CT,竟發現此前診斷的慢性“絕症”,竟是一場因誤錄入資料引發的誤診“烏龍”事件。

患者翟女士的兒子翟先生表示:“ (對我母親)用的是靶向藥,靶向藥對身體還是有很大影響的 ,我們遵守醫生囑咐,吃了整整三個月,每天按時吃藥,完全沒有漏,這個藥明顯的副作用就是傷害肝臟和有胃腸道的症狀。”

記者隨後前往四川省人民醫院進行求證。院方表示,目前正在對此事展開調查。事件發生後,院方爲翟女士完成了身體評估檢查並向患者致以最深切的歉意,希望通過充分溝通與協商,達成雙方均認可的解決方案。

編輯: 詹宇婧

責編: 姚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