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醫師職業工會:薪資不受青睞 兒童醫療正成夕陽產業
醫院缺工嚴峻,兒科缺人連臺大也撐不住,臺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理事長陳亮甫說,加護病房專責值班醫師值班費低於市場行情,雖然加上固定底薪與加給能夠達成月薪20多萬的水準,仍不爲多數年輕醫師青睞。本報資料照片
醫院缺工嚴峻,出走潮不斷,「急、重、難、罕」尤其明顯,而少子化導致更多醫師轉往其他科別,網路上爆出臺大醫院徵值班兒科醫師,但「時薪900元」。臺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理事長陳亮甫說,加護病房專責醫師值班費低於市場行情,雖然加上固定底薪與加給能夠達成月薪20多萬元,仍不爲多數年輕醫師青睞。
陳亮甫說,兒童族羣量體小、健保給付有限,挽救兒科生態不僅是一科、一院的責任,而是國家與社會不計得失損益的投入。此次徵才風波反映後續有更多的功課,需要關心醫療生態與國家下一代的我們思索。
陳亮甫表示,過去主治醫師值班多是待命、處理臨時問題,而非現今所需的第一線照顧,工作內容如同住院醫師。加護病房裡的患者病情變化大,工作時間長;勞動密度高,且可能面臨來自家屬的壓力甚至醫療糾紛危機,其價值自然不同於過往待命性質的值班內容。
陳亮甫說,這次徵才風波可歸結出幾項重點,第一,過去加護病房值班工作仰賴資深專科、次專科醫師及住院醫師分擔,但近幾年來兒科住院醫師招收人數差,新血補給不足,現今兒童人數雖減少,但大型醫學中心聚集全臺灣急重罕症,有大量醫療需求要被承接,在現有值班人力緊繃下只得另外徵才。
陳亮甫表示,醫院核心照護工作吸引力不足已是衆所皆知的現況,主因多是工時長、醫療狀況複雜張力強,醫病關係嚴峻以及諸多行政庶務壓榨,同時基層開業甚至醫美市場積極向醫師招手,在此內外交迫之下臺大醫院所能爭取到月收入與待遇已不再有競爭力,縱使加上臺大光環仍令年輕醫師卻步。
陳亮甫說,兒童族羣量體小、健保給付有限,倚靠治療患者所帶來健保收益達成收支平衡,在如今的照護體系下已爲奢望,市場經濟恐讓兒童醫療成爲夕陽產業。這意味着,要挽救兒科生態不僅是一科、一院的責任,而是國家與社會不計得失損益的投入。此次徵才風波反映後續有更多的功課需要關心醫療生態與國家下一代的我們思索。
根據臺大醫院公佈的徵才資訊,兒科兒童加護病房開出3名住院型主治醫師職缺,嬰兒加護病房1名住院型主治醫師。另徵求8到10名衛福部專案型主治醫師,全部加起來共14名。臺大醫院院長餘忠仁今天也直接回應,該院加護病房值班費與臺北市各家醫學中心相比,已是前段班,值班費換算雖900元,但醫師還有本薪與獎勵金,並非只拿值班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