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停車場無防滑規範 民代憂騎士摔車風險高
北市議員陳賢蔚指,目前未針對停車場防滑係數制定標準,停管處迴應將檢討停車場車道防滑否比照一般道路系統,如何執行會聽各方意見。本報資料照片
雨天滑倒風險增加,有議員指,近5年北市接獲65件民衆騎機車於停車場內外滑倒案,許多人自認倒楣離去,實際案件恐更多,籲市府加強止滑規範。停管處迴應,有在內部設計準則增加防滑考量,新停車場會比照執行,並供建管處參考。
消基會董事暨交通委員會召集人李克聰說,地下停車場建築規範不及交通設計嚴謹,部分地下車道坡度大,下雨打滑機率高,政府確實該思考訂立更完善標準,確保安全。
議員陳賢蔚指,北市近5年累計接獲65件民衆騎機車於停車場滑倒,其中2023年高達24件,2024、2025年分別有17和8件,這些是發生後有通報,很多民衆滑倒、摔倒後自認倒楣離去。
北市停管處委託經營管理的地下機車停車場約83場,地坪材質多爲瀝青混凝土(AC)、鋼筋混凝土(RC)、環氧樹脂(Epoxy)材質及車道磚等,陳賢蔚說,目前中央與市府規範主要針對抗壓強度,無防滑規定,雨天對騎士相當危險,應訂定停車場防滑規範。
停管處坦言,停車場出入口可能有斜坡,易增加車輛打滑風險,會檢討停車場車道防滑係數與鋪面材質是否比照一般道路系統,拉高標準,如何執行會聽各方意見。
土建科長宋建宏說,機車停車場造成滑倒原因,與地坪、輪胎、駕駛行爲有關,國內未針對車道地坪訂定明確防滑性能、試驗方式等規範,僅規定須採用防滑材料,已於內部設計準則增加防滑相關做法,未來新建的機車停車場會比照執行。
張姓機車騎士說,有時雨天騎車要進室內停車場,天雨路滑加上滿位,在斜坡排隊格外驚險,一不小心沒抓穩可能摔車,甚至波及其他騎士,希望停車場加裝防滑設施,也應減緩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