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擬增12座火化爐遭爆需求僅1座 她嗆:李四川選新北的嫁妝?

▲北市將在臺北懷愛館新建12座火化爐,何孟樺質疑,現有量能足夠,是爲替新北市解套。(圖/臺北市民政局提供)

記者鄭佩玟/臺北報導

臺北市政府規畫擴建懷愛館後方火葬場,增12座火化爐,議員何孟樺質疑,依殯葬處委外廠商估算若單純滿足北市亡者需求,只需增1座火化爐。質疑執意增12座是否要滿足新北需求?「難道要爲川伯參選排除難題。用爲新北增建火化爐,當作川伯參選嫁妝?」殯葬處則表示,仍在規劃中,會視實際需求評估。

臺北市立懷愛館目前設有14座火化爐,不過臺北市殯葬管理處考量人口高齡化且死亡人口持續增加,喪葬服務需求持續攀升,目前量能恐難以負荷,將導致家屬等待骨灰時間延長,因此在去年編列預算做先期規劃,預估須增建12座火化爐。

民進黨臺北市議員何孟樺今日指出,依照殯葬處委外廠商的估算,臺北市的死亡人口高峰將落在2057年,且只需要增設1座爐就可滿足,市府卻執意要推動新建12座爐,完全是爲了滿足新北市的需要。她說,因爲新北市殯葬設施不足,讓臺北市火化遺體數量從2017年以後就達到死亡人數的140%,即便提高非設籍者的火化費用,仍無法壓低外縣市者佔比,原因就在於新北市政府始終沒有妥善處理量能不足的問題。

何孟樺質疑,臺北市政府不要求新北市府改進,還要爲其增建火化爐,難道是爲了不排斥參選2026新北市長的臺北市副市長李四川創造條件,用爲新北市增建火化爐當作參選嫁妝。

殯葬處迴應,殯葬設施非一蹴而就,須提前規劃、陸續建置才能避免臨時缺口,導致市民在最需要的時刻卻無法獲得妥善服務,協助民衆順利處理後事爲大,不知爲何會有選舉相關的解讀。

殯葬處表示,基北北桃4市爲同一生活圈,臺北市民有可能住在鄰近縣市,也可能將外縣市家人接來同住,將持續與鄰近縣市密切討論殯葬需求、提出更新與增加量能的建議,並預計在明年提高外縣市火化價格。

至於新建火化爐數量,殯葬處6月曾表示,初期規劃先建置6爐,今天則表示仍在規劃中,會視實際需求評估,並以環境品質與市民需求作爲最優先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