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流動攤販稽查驚見「沙門氏菌烏骨雞」 業者遭罰3萬
▲114年度攤商及流動攤販第2波即食食品不符合規定照片。(圖/北市衛生局提供)
記者洪巧藍/臺北報導
民衆日常生活簡單處以一餐,可能會找流動攤販及餐車購買即食餐食,北市衛生局今(19)日公佈市內攤商及流動攤販即食食品第2波抽驗結果,揪出一家業者違規,是士林區固定攤販「雞掌櫃」的自制「烏骨雞」檢出沙門氏桿菌,衛生局已經開罰新臺幣3萬元。
北市衛生局食藥科科長林冠蓁表示,本次針對流動攤販及餐車所供應即食餐食進行全面抽驗,今年6月共計抽驗48件,包括即時食品38件、冰品3件 、生鮮蔬果4件、生鮮水產品1件、鮮榨果蔬汁1件、飲料1件,檢驗結果1件不符合規定,不合格率2.1%。
不合格業者是士林區固定攤販「雞掌櫃」,自制「烏骨雞」遭檢出沙門氏桿菌,標準爲不得檢出,不符規定,已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裁3萬元整。林冠蓁表示,沙門氏菌存在動物的腸道中,如果準備過程接觸、清潔沒有落實可能交叉污染。
根據食藥署資料,沙門氏桿菌廣泛存於動物界,可經由人、貓、狗、蟑螂、老鼠等途徑污染食品。所引起的食品中毒事件,世界各地常居首位或第二位,2018年歐盟因沙門氏桿菌造成食源性疾病之比例約爲三分之一,在臺灣排名第4,主要是因爲飲食型態不同所致。
北市衛生局提醒業者應重視製作過程、環境衛生及自主管理情形,包括產品品質衛生、人員衛生等,從業人員應重視個人衛生做好定期體檢,注重手部清潔消毒,若有傷口則需妥適包紮處理,並戴上不透水手套。注意冰箱儲存溫度管控,食材適量準備,未使用者適時冰存;定期更換製冰機或飲水機濾心等衛生自主管理工作,以確保消費者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