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 近十年流失1成人口

近年臺北市淨遷出人口數

近年全臺房價大漲,房價最高的臺北市購屋門檻及負擔更加沉重,「用腳投票」的脫北潮持續加劇。根據內政部、臺北市府統計,自2016年以來,近十年臺北市淨遷出26.2萬人,相當於北市1成人口遷出,淨遷出人數相當於嘉義市,業者分析,高房價是北市人口外移的主因。

2015年以前,北市人口社會增加的情形並不明顯,每年淨遷出、入的數量多在1萬人以內,不過房市谷底的2016年是這波「脫北潮」的起點,2023年因疫情滯外遭註銷戶籍復籍使淨遷入出人數大增,不過整體來說平均每年淨遷出人口都在2萬~3萬人,今年前七月已高達3.5萬人。

臺灣房屋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指出,高房價未解及舊屋更新速度牛步,是臺北市人口外移的主因。近年房市多頭,臺北市房價漲幅在全臺各都會區居末,房價基期較低、有潛力的非北都會區興起,吸引購屋族移居。臺北市居住成本高,寧可跨縣市通勤,也無力就近購屋,新的人買不起,只剩早年卡到位的老天龍人還能住臺北。從供需角度來看,臺北市素地有限,新供給幾乎都來自都更或危老,不少天龍二代、三代,就算有房產繼承,不過舊屋逐漸不堪住,不少危老都更案,舊居民住宅經過整合後,住戶拿老屋換現金,考量家庭空間和居住成本,不乏搬到新北市換新大樓,加上高鐵和機捷大幅縮短北北桃交通時間,小資族、退休族直接脫北移居桃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