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大齡商辦」交易佔比破4成 2024平均每週交易3戶

▲觀察2024年臺北市商辦交易,屋齡超過30年的物件成交182件,佔比超過4成。(圖/記者項瀚攝)

記者項瀚/臺北報導

觀察2024年臺北市商辦交易,屋齡超過30年的物件成交182件,佔比超過4成,顯示大齡商辦需求強勁。專家觀察,不少買方購屋心態『買舊勝過買新』,指名要找市區中古商辦,主要看好3大核心優勢。

《地產詹哥老實說》EP249/少子化房市詭局! 地產作家揭:2041年是房價關鍵轉折點

信義全球資產統計實價登錄資料,2024年臺北辦公室交易屋齡級距,10年內交易件數有109件、佔總件數24%;10~20年交易件數有74件、佔16%;20~30年交易件數有84件、佔19%。

而屋齡逾30年以上的辦公室交易件數則有182件、佔41%,等同於一個禮拜就賣出約3間大齡辦公室,大齡商辦需求強勁。

信義全球資產公司總經理林三智表示:「指標辦公商圈老商辦交易熱度持續不墜,不少買方購屋心態『買舊勝過買新』,指名要找市區中古商辦,主要看好3大核心優勢。」

第一,進駐商業機能熱絡、產業羣聚成熟的辦公商圈,有益於企業發展,也能爲品牌形象加分。第二,精華地段不動產具備穩健的保值性及增值力,可助企業抵禦通膨、強化財務結構。第三,是具備未來改建潛力,可享後續開發效益,創造重建商機。

另外,精華地段的新穎高檔商辦,也很搶手,且近年增值驚人。今(26日)實價揭露,去年底交信義計劃區「統一國際大樓」高樓層戶以約7.68億元,含車共430.15坪,換算單價約222.8萬元,創下全臺商辦單價新高紀錄。

值得關注的是,該戶前一手屋主2019年以5.5億購入,持有6年後轉手帳面增值2億1856萬元,增幅高達4成。

臺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表示:「政府打炒房以住宅爲重點,對商用不動產的限制較少,私法人購買商辦免經許可,加上國內產業發展仍活絡,精華區豪辦近年的租金水位又持續上揚,因此有自用需求的企業,在商用市場購屋佈局的仍屬積極。」

▲2024年臺北交易量前三名億元商辦。(表/臺灣房屋統計)

另外,觀察2024年臺北億元商辦交易量前三名,由士林豪辦「欣翰士林官邸」9筆奪冠,第二名爲內湖「興富發T1」5筆,第三名則是中山區「大直豐匯」、「國票金控大樓」各成交3筆。

第一建經研究中心副理張菱育表示:「億級辦公室交易買方多半是上市櫃公司,或是大型科技業主,空間坪數需求高。內科產業聚落羣聚效應高,但供給飽和,商辦供給延伸到外圍潭美段、舊宗段,以及大直商圈,且這類新型商辦規劃既有上千坪大坪數,也有百坪戶別,提供大企業總部規劃,或潛力新創產業進駐,佈局上具彈性,成爲商辦市場的新焦點。」

《地產詹哥老實說》EP249/少子化房市詭局! 地產作家揭:2041年是房價關鍵轉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