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森特:99%先進晶片在臺灣生產 是最大單一風險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24日表示,鑑於臺灣幾乎完全掌控半導體市場,美國正全力確保由本國或緊密盟友生產的晶片供應安全,以降低相關風險。路透
美國財長貝森特廿四日又一次點名臺灣,提到全球九成九的先進晶片都在臺灣生產,已成爲國際經濟面臨的最大單一風險,就風險管理而言,應將產能分散至美國等其他國家。
貝森特廿四日在美國福斯財經新聞網節目「與瑪莉亞早晨有約」說,全球經濟最嚴峻的單一潛在風險,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高效能晶片皆在臺灣生產。他說,臺灣的確做得很好,也建立出色的產業生態系統,然而就風險管理來說,「至少要將我們百分之卅、四十甚至五十的需求帶回美國或我們的盟友,不管是日本或中東」。
貝森特也談到,儘管中國大陸的稀土礦物目前還在流通,但美國仍持續努力加強特定戰略性物品與商品的供應安全,例如美國的飛機發動機與零組件、特定化學品及塑膠和矽的配料,均可能成爲美國在美中談判時的重要籌碼。
貝森特指稱,「我們手中不是全無籌碼,有一堆他們必須靠我們的商品,非得靠我們供應」,且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的市場,也是美國在美中談判時可資運用的另一個籌碼。貝森特表示,美中官員十月與十一月將又一次會晤,「我們以尊重彼此的方式和他們接觸,他們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但美國已表明,我們有優先事項、有利益,且我們會加以捍衛」。
對貝森特前述說法,我經濟部長龔明鑫聲稱,臺灣所有產業,基本上只要有出口,大概就是全球不可或缺的供應鏈一環。只要臺灣的產業效率愈好、愈強大,對全球供應鏈的完整性貢獻也愈大,臺灣產業的強大絕非風險;賴清德總統已揭示其產業政策爲「立足臺灣、佈局全球、行銷全世界」,本部將秉持此一原則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