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萊德範華:全球市場已進入更爲複雜的結構性調整階段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林漢垚 北京報道
8月16日,由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指導,21世紀經濟報道主辦、浦發銀行聯合主辦的“2025資產管理年會”在上海浦東隆重舉辦。
在“被動投資大發展下的資管新趨勢”主題論壇上,貝萊德中國區負責人範華表示,當前宏觀環境動盪是多年來全球市場深度轉型的具體體現,其中既有地緣政治的分化與角力,也有人工智能及其他顛覆性趨勢對全球經濟格局的重塑,市場已從以往的週期性波動到了更爲複雜的結構性調整階段。
範華指出,當前宏觀環境延續過去數年轉型新格局下的動盪趨勢,同時,全球局勢也因美國政策的劇烈轉變及高度不確定性而動盪加劇。與此同時,美元作爲儲備貨幣的地位短期內仍穩固,但中長期的演變值得持續觀察。在這樣的宏觀框架下,貝萊德強調必須把未來情景分析更深入地納入資產配置流程,在短期可判斷性的基礎上提高組合的靈活性。
面對動盪的市場環境和地緣政治變化,貝萊德提出了三大應對主題:
第一,在充滿不確定性的大環境中尋找確定性。堅持基本經濟規律,若長期趨勢難以把握則聚焦短期確定性因素。
範華解釋到,在當前市場環境下,雖然歐洲股票與美國股票的總回報估值之比顯示歐洲更具吸引力,但美國在科技領域的領先地位仍爲其企業盈利提供了更強支撐。因此,範華表示,貝萊德維持當前風險偏好並超配美股等風險資產。
在債券配置上,貝萊德更看好英國債券和美國的短期債券。在美元前景不確定的大環境下,貝萊德通過策略性匯率對衝操作來增厚潛在收益。
在傳統資產配置框架中更強調黃金的價值。範華表示,在正常波動時期,股票、黃金、債券通常均能提供正回報,其中股票的回報潛力更高;而在高波動環境下,股票可能出現大幅回調,此時黃金和美債則能發揮穩定作用。
第二,策略性管理宏觀風險。宏觀風險雖帶來巨大波動,但也帶來很大機會。市場波動恰恰爲資產管理創造超額收益(Alpha)提供了更有利的環境。
範華特別強調監管與政策的變化可能催生新的相對價值與套利機會,如美國對加密貨幣態度轉變。此外,範華表示,要保持靈活倉位管理,在市場承壓時期,持有充足現金可爲市場提供流動性,從而獲取額外溢價收益。
第三,舊的“錨”可能失效,顛覆性的趨勢爲錨,做好未來的投資。
“關鍵的長期宏觀指標正在失效。”範華表示,例如通脹預期不再穩定錨定在2%的水平;財政紀律逐漸失守;投資者持有美國長期國債所要求的風險補償已從較低水平上升;市場對支撐金融體系核心支柱的信心發生動搖。在新的場景下,需要將未來情景分析更深入地納入資產配置框架。
範華指出,中國正處於多重顛覆性趨勢的交匯點,一方面,勞動力人口減少對長期經濟增長構成制約。但另一方面,中國大規模採用可再生能源,正成爲全球能源轉型的關鍵推動力,與此同時,中國國內電氣化進程也在飛速發展。
對於A股投資,範華表示關注結構性機會,重點觀察反內卷政策能否持續支持光伏等行業的利潤改善,同時關注人工智能(AI)發展和整個科技行業帶來的增長催化作用。範華指出,AH股溢價指數目前已處於近五年來的低點,說明A股相對於H股已經呈現出一定的估值折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