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科大結合AI工具教英語 學生髮音6周明顯改善

▲北科大外語中心講師劉慧雯,結合AI口說工具 Sensay,過半學生6周後在發音與流暢度上有明顯提升。(圖/記者許敏溶攝)

記者許敏溶/臺北報導

因應AI(人工智慧)時代來臨,北科大結合AI口說工具融入英語教學,40位參與學生,利用AI工具進行練習,減緩英語口說表現及口說焦慮,過半學生6周後,在發音與流暢度上有明顯提升。北科大指出,英語課結合AI口說工具,可以解決大班上課時無法一對一教學的窘境,也能讓學生自己不足並加強練習,值得擴大推廣。

北科大今(22日)舉行「教學實踐研究計劃與雙語化學習計劃成果分享會」,展出107年至112年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績優計劃、雙語化學習計劃的推動成果,總計榮獲30件,累計獲獎數名列全國第一。從計劃通過情形來看,113年申請通過49件,爲全國第三高,通過率達62%,高於全國平均的44%。

▲北科大6年共獲得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績優計劃共30件,累計獲獎數爲全國第一。(圖/記者許敏溶攝)

其中北科大外語中心講師劉慧雯,在教育部經費支持下,以ICARE教學模組爲核心,結合AI口說工具 Sensay 作爲數位鷹架,探討其對大學生英語口說表現及口說焦慮影響,共有40名非英語系大一新生參與,時間長達6周。

劉慧雯表示,傳統英語課重讀寫,缺乏系統性的口說訓練,學生在課堂上普遍不敢開口,多數學生在口說時更不知道該說什麼、不知道怎麼說,透過教育部經費支持,導入AI口說工具Sensay,學生可以利用Sensay進行線上練習,爲學生營造安心練習與測驗環境,該系統有即時回饋與音檔回放功能,可以幫助學生自我修正與流暢度練習,可以讓學生充分練習。

劉慧雯進一步表示,由於Sensay具有後臺監控與追蹤功能,老師可以知道學生錯在哪裡,並提供紅黃綠三種顏色的檢核功能,紅色代表發音錯誤、黃色代表部分錯誤、綠色代表正確,讓學生可以反覆練習,實施6周後,過半學生在發音與流暢度上有明顯提升,而結合AI口說工具,可以解決大班上課時無法一對一教學窘境,值得擴大推廣。

此外,北科大從109學年度起,實施全國首創的「全英語授課教學共進計劃」,累計參與師資逾200人次。北科大校長王錫福表示,從111學年度起,已選送23位教師前往美國馬里蘭大學等校進行移地培訓,持續推動學校國際化進程,累計受訓教師達31位,北科大目前碩士班全英語課程佔全部課程的45%,大學部則約佔20%。

在雙語計劃方面,王錫福指出,北科大在113年獲得「領域型標竿計劃」:工程及應用科學、社會科學,是唯一榮獲二個領域、三個學院的大學,並以「全校策略性支持系統」、「EMI教師專業發展」、「專業課程與英文並進」爲三大執行策略,致力建構完善的雙語化教學與學習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