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專精特新”專板企業數量突破700家 “小巨人”突破百家
本文轉自:人民網-北京頻道
人民網北京7月21日電 (記者李博)記者從北京股權交易中心獲悉,截至7月21日,北京“專精特新”專板企業數量達到713家。其中包含:420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13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41家創新型中小企業;在板企業累計融資超150億元,培育8家企業完成新三板掛牌。
當前,北京正加快推動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專精特新企業創新能力強、成長性好,是提升產業鏈競爭力和供應鏈穩定性的基礎力量,也成爲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數據顯示,目前北京市專精特新企業數量達到10199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量達到1035家,還有衆多創新型中小企業。
北京股權交易中心也稱四板市場,是全市唯一區域性股權市場運營機構。“區域性股權市場作爲地方重要金融基礎設施,是具有私募證券登記、託管、結算、轉讓等法定功能的證券交易場所,能夠有效連接‘專精特新’企業、私募股權投資機構、持牌金融機構等主體,是一個爲‘專精特新’企業提供綜合金融服務的平臺。”北京股權交易中心相關負責人說。
作爲由北京市經信局牽頭指導,北京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北京證監局聯合監管,北京股權交易中心具體運營的區域性股權市場特色板塊,北京“專精特新”專板於2023年6月30日獲中國證監會首批備案通過,2023年8月24日正式開板,面向北京市專精特新等優質中小企業提供股債融資、上市培育等綜合金融服務。
“開板以來,我們從多個維度開展北京‘專精特新’專板建設運營,建立與專板相匹配的業務規則體系,推進技術系統搭建工作,開展梯度培育與個性化服務,深化多層次資本市場互聯互通。”北京股權交易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
歷經兩年探索,專板培育企業正呈現出數量質量雙提升的勢頭。截至7月21日,北京“專精特新”專板企業數量達到713家,其中,170家孵化層企業,412家規範層企業,131家培育層企業。專板高精尖產業聚集,新一代信息技術、軟件和信息服務、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智能製造、新能源新材料等前沿領域企業佔比近九成。
三四板對接方面,今年前5月,專板已成功培育5家企業實現新三板掛牌,佔同期北京市新三板掛牌企業45%。其中,通過綠色通道機制掛牌新三板的專板企業爲3家,與2024年全年持平。綠色通道企業審覈效率顯著提升,企業從受理到獲同意掛牌函平均用時37.2個交易日,較北京市申報企業平均審覈用時節省三分之一。
同時,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會同北交所、全國股轉北京服務基地,持續走訪擬掛牌、上市企業,宣傳綠色通道機制優勢,儲備年內擬掛牌企業16家。
“今年前5月,專板企業股權融資總額超30億元,拓展了專精特新企業直接融資渠道,專板融資綜合服務功能得到充分發揮。”北京股權交易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
接下來,北京股權交易中心依託“專精特新”專板,將持續開展制度創新,暢通專精特新企業掛牌、上市路徑,深化多層次資本市場互聯互通,護航北京市優質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
據瞭解,專板企業還將獲得股權融資獎勵。在北京市經信局今年1月發佈的《2025年北京市高精尖產業發展項目資金和支持中小企業發展資金實施指南(第一批)》中明確提出,重點支持專精特新梯隊企業通過北京“專精特新”專板拓寬直接融資渠道,對申報時在板的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根據其實現的私募股權融資金額,給予最高30萬元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