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料店受害!訂位「一半以上」遭取消 業者嘆:恐難撐過明年

▲中國再度停止從日本進口水產品。(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記者羅翊宬/編譯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7日在衆議院針對「臺灣有事」時提及行使集體自衛權,引爆中國強烈不滿。中國政府不僅批評高市發言,更再度撤回水產品進口政策,停止從日本進口水產品,連原定本月5日要進口的6噸北海道帆立貝也遭拒收,重挫日本漁業者與在中國營業的日本料理店,許多店家出現大量訂位取消,生計面臨嚴峻考驗。

根據《全日本新聞網》,針對中國再度停止進口日本水產品,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日前強調,日本先前承諾提供與福島第一核電廠處理水相關的技術資料,但至今未依約提交,未能確保水產品的品質與安全。而她也直言,高市早苗關於臺灣的「錯誤發言」激起中國民衆強烈憤怒,使日本水產品進口問題再次升溫。

日本農林水產省內部人士透露,目前中國事實上已經停止所有日本水產通關,連約700家申請出口相關登錄的設施,也被認爲將暫時無法取得認可。

受到政治僵局波及,日本養殖漁業首當其衝。北海道一間主要水產出口商表示,爲了重新恢復對中出口,已投入大量成本,如今情勢卻急轉直下,「準備做到一半,卻又全部倒回原點」,認爲未來不得不減少對中國市場的依賴,以降低風險。

衝擊也快速蔓延至中國民間市場。在高市早苗發言後短短一週內,北京知名日本料理店「東也」,累計12組、約40人的訂位遭到取消,佔整體訂位的一半。原本期待第一批北海道帆立貝到貨、作爲年末主力菜色,卻在送往中國的路上被退回日本。

對此,業者谷岡一幸只能苦嘆,「這對店家是致命打擊,可能會影響明年是否能繼續營業。」

谷岡一幸透露,中國本就面臨消費不振,加上此次政治紛爭,生意更是雪上加霜。他坦言,餐廳仰賴日本海鮮多年,如今卻因政策急轉彎陷入經營危機,「我們長期等待能恢復進口(日本水產品),饕客們也非常期待,結果又被退回,真的只能說非常遺憾。」

面對日中關係急凍,他也表達複雜心情,希望雙方政府能冷靜對話,「我理解各國都要維護自身利益,但真的希望雙方能更冷靜地處理問題,不要讓一般民衆與店家承受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