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740家銀行網點支持辦理本外幣合一賬戶業務

新京報訊(記者陳琳)2月26日,記者從北京“兩區”建設金融領域推進制度型開放情況新聞發佈會上獲悉,北京市支持辦理本外幣合一賬戶業務的網點覆蓋各行政區,截至2024年末,740家網點累計開立本外幣合一銀行結算賬戶6.43萬戶。

今年1月,中國人民銀行北京市分行(國家外匯管理局北京市分局)新出臺了《北京市跨國公司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業務試點管理規定》。據人行北京市分行二級巡視員毛鋼錘介紹,此次政策升級主要涉及四個方面:允許跨國公司境內成員企業間錯幣種用於經常項目跨境支付業務,降低企業資金融資成本;簡化備案流程及涉外收付款相關材料審覈,提升企業跨境收支便利化水平;允許跨國公司根據宏觀審慎原則自行決定外債和境外放款的歸集比例,便利企業跨境資金運營管理;支持跨國公司主辦企業通過國內資金主賬戶代境外成員企業辦理其與境內成員企業或境外主體之間的集中收付,進一步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自2012年以來,北京一直是跨國公司外匯管理改革的先行試驗區。2021年,北京率先在全國開展跨國公司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業務試點。經過前兩輪政策升級,已有10餘家跨國公司開展了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業務試點,惠及成員企業1700家,跨境收支規模超過1500億美元。2023年,北京再次率先在全國開展跨國公司本外幣跨境資金集中運營管理試點業務,目前已有93家跨國公司開展此項試點。

北京持續優化跨境融資便利化試點。試點主體擴大至高新技術、專精特新和科技型中小企業,自主借用外債額度統一爲1000萬美元,拓寬輕資產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支持北京國際科創中心建設。截至2024年末,77家企業簽約金額合計超48億美元,借款綜合成本較境內融資大幅下降。

今年年初,外匯局北京市分局又新發布實施了“科匯通”業務試點,進一步便利非企業科研機構外匯資金入賬及結匯使用。簡化外商投資企業境內再投資流程。試點企業接收境內再投資時,無需辦理外匯登記,目前120家企業參與再投資免登記試點,促進外商企業在華興業展業。

同時,全面提升首都外籍來華人員支付服務水平。全國率先建設兩大機場境外來賓支付服務中心,實現外籍來華人員在全市地鐵軌道交通持外卡拍卡過閘,北京也是中國內地唯一實現這一功能的城市。首創首發兩款銀行卡、通信卡融合創新產品,一體解決支付、通信等高頻服務堵點,爲外籍人士提供多元選擇和便捷體驗。全國率先實現四、五星級酒店及重點文旅場所外幣兌換服務設施全覆蓋。持續優化“外卡內綁”“外卡線上收單”業務便利度,外籍來華人員移動支付體驗顯著提升。

編輯 樊一婧

校對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