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5年高考數學卷:基礎題位置、順序、難度等相對穩定

新京報訊(記者楊菲菲)6月7日下午,北京2025年高考數學科目考試結束。多位基教研專家認爲,高考數學北京卷(以下簡稱“北京卷”)結構穩定,題型設置科學,內容覆蓋全面,整體體現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和創新性的考查要求,同時注重對學生關鍵能力和核心素養的綜合考查。

北京卷裡出現了哪些數學知識點?專家表示,北京卷圍繞數學內容主線,系統考查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動經驗,重點考查函數導數與不等式、三角函數與解三角形、平面解析幾何、立體幾何、統計與概率等主幹內容,實現了內容覆蓋的科學性與結構分佈的合理性。

例如,選擇題前6題依次涉及集合、複數、圓錐曲線、函數、數列、不等式等核心知識點;填空題前2題分別考查拋物線的標準方程與二項式定理;解答題前3題聚焦於解三角形、立體幾何和統計與概率,整體延續了命題結構的穩定性,體現基礎性與通性通法的統一。與此同時,各題在考查基本知識的同時,注重對數學核心素養的綜合考查,推動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形成清晰的理性思維框架。

今年的北京卷難度如何?專家表示,北京卷結構穩定、梯度合理,秉持“低起點—多層次”的命題策略,科學安排題量與難度。其中,北京卷基礎題的位置、順序、難度等相對穩定,此舉有利於學生的心態穩定和正常發揮。如選填題的前幾道依然是集合、複數、拋物線和二項式定理等,解答題的前3道依然是從通性通法、數學理解的角度考查瞭解三角形、立體幾何、概率統計;中檔題與壓軸題層層遞進,從不同層面深入考查了函數與方程、數形結合、分類討論、特殊與一般等思想方法。

同時,北京卷也突出思維挑戰和能力甄別,確保試卷具備良好的區分度與選拔效能。例如,第(10)題重點考查化歸與轉化的思想方法;第(19)題爲橢圓綜合問題,試題入手容易、思路較多,在考查圓錐曲線基本方法的同時體現試題選擇性;第(21)題爲創新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數學抽象概念的理解,特殊與一般、分類討論的思想方法,並運用數學語言進行正確表達。

此外,北京卷在保持題型結構穩定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多元命題路徑,通過多項選擇、結構不良、新定義、任務驅動等題型,深化對學生信息處理、邏輯推理、策略選擇、建模表達等關鍵能力的考查。同時,北京卷注重呈現方式的豐富與多樣,設計條件或結論開放、答案不唯一的題型,體現選擇性與開放性。例如,第 (13)題,要求學生寫出一組滿足要求的角,試題答案不唯一。第(16)題讓學生自主選擇一個已知條件,體現作答策略的靈活性。第(15)題採用分層賦分,增強區分效果,兼顧能力層次。

點評專家: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 高級教師 丁明怡

北京景山學校 正高級教師 許雲堯

北京市西城區教育研修學院 正高級教師 孫秀平

北京市海淀區教師進修學校 正高級教師 李大永

北京教育學院石景山分院 高級教師 趙慧娥

編輯 繆晨霞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