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捷衝突讓三宅一生爆紅 奢侈品市場止跌回穩了嗎?

奢侈品產業過去一向被視爲金融市場的避風港,不僅是一種文化象徵,更具有保值性。 圖/ISSEY MIYAKE提供

一起臺北捷運衝突事件,意外讓設計師品牌「三宅一生」搜尋量暴增,根據Google Trends統計,臺灣在9月29日前該關鍵字的搜尋趨勢一直維持在4-6分左右,9月30日突然暴增到91分,10月1日更是熱搜滿分,8日仍維持在46分左右高檔,連帶引發市場對奢侈品的關注。

奢侈品消費表現好常伴隨着五大因素

奢侈品產業過去一向被視爲金融市場的避風港,不僅是一種文化象徵,更具有保值性。

永豐主流品牌基金經理人羅嘉德指出,以過去這類奢侈品消費需求的表現來看,通常表現良好時可能伴隨着五大因素,一是全球經濟成長強勁,當經濟景氣良好時、消費者信心高漲時,高端消費品的需求通常也會上升;二是財富效應加持,例如股市或房市上漲時,會讓高淨值族羣感覺更富有,進而提高奢侈品消費。

三是中國與新興市場需求旺盛時,因中國目前仍是全球奢侈品最大市場之一,當中國經濟長或政策支持內需時,這類消費經常受惠,至於印度和東南亞等新興市場的中產階級崛起,也是推動因素;四是依賴品牌力與創新,如知名品牌推出新產品線、聯名作品或稀缺性而登上媒體版面,也可能帶動排隊搶購潮;五是歐元或日圓貶值時,有助於刺激旅遊並帶動歐洲或日本奢侈品出口與利潤表現。

相反地,羅嘉德說,如果在高通膨、利率上升的環境,或是中國政策限制、地緣政治和旅遊限制、美元升值、ESG與年輕世代的反奢侈趨勢,則有可能對奢侈品消費造成壓力。

換言之,在北捷事件引發民衆討論度持續而使「三宅一生」成爲熱搜關鍵字,加上根據日本政府觀光局(JNTO)統計,今年8月訪日外國旅客數高達342.8萬人,比去年同月增加16.9%,也是歷年同月新高,又有全球經濟成長加持,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估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約3%、明年爲3.1%,以及日圓兌美元貶破150大關,綜合上述已有至少四種因素支撐日本精品品牌消費需求。

展望今年第四季到明年上半年,獲利動能低迷已久的奢侈品市場,還能乘勢扳回一城嗎?銀行業投資專家分析,從臺灣的經濟展望來看,近期AI相關的服務需求明顯攀升,帶動臺灣的勞動人口與參與率上升, 就業市場保持穩定、強化所得效果,且股市屢創創高,財富效果略增,可能對非必需消費品銷售有所幫助。

奢侈品股最差情況就是現在

從全球市場趨勢分析,羅嘉德指出,由於奢侈品族羣股價修正整理已達兩季以上,業績基期已低、市場期望也低,依照現況來看,最差情況就是現在。對奢侈品類股而言,仍有利多因子正在形成,像是美國聯準會降息預期與財富效應回升,若聯準會與其他央行今年第四季和明年繼續降息,將有助於股市與財富效應回升,利好奢侈品消費;其次,降息也有利於旅遊復甦和高端消費迴流,有助於歐洲與亞洲奢侈品銷售回升。

星展集團投資總監辦公室(CIO)則認爲,對於美國市場曝險較低、擁有強大定價能力與品牌吸引力,且有穩健基本面的奢侈品公司將更有抵禦短期市場壓力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