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捷乘客「踹飛白髮嬤」可構成正當防衛?律師分析:阿婆先不法
男乘客踹飛老婦,該行爲是否可構成正當防衛掀起討論。(翻攝記者爆料網)
臺北捷運淡水信義線29日發生讓座糾紛,一名白髮阿嬤要求坐在優先席的年輕男子讓位,還用包包攻擊對方,男子見狀先將提袋交由其他乘客保管,下秒一腳將阿嬤踹飛。影片引起討論,有網友認爲暴力就是不對,但也有人表示男子是正當防衛。對此,有律師發文分析,正當防衛不考量法益的衡平性,且其中必要性和適當性在我國實務見解上越來越寬鬆,並指出「阿婆先爲不法行爲」,男乘客有可能成立正當防衛。
律師「揪一起冒險吧」透過Threads發文表示,他認爲踢阿婆的男乘客「有可成立正當防衛」,並指出阿婆用菜籃攻擊乘客的行爲雖未達傷害罪,但是已算公然侮辱或強制罪,且阿婆的行爲持續很久,若用勸告或單純壓制她到其他位置坐下,感覺她仍不會停止脫序行爲。
而影片曝光後,很多人糾結「先動手就是不對」,不過律師表示,「正當防衛並不考量法益的『衡平性』」,不用去比較到底是名譽權還是身體權被侵害比較嚴重。「重點是:誰先爲不法行爲的?顯然是,阿婆先的」。
另外,針對正當防衛的「必要性」和「適當性」討論,律師坦言這是對男乘客最不利的要件,但到底「踢人是不是防衛的最小傷害手段?」他分析,避免徒手製服避免打擊要害部位,如頭部、頸部等,影片中乘客「踢的是阿婆的包包,而非身體」,更不是要害。至於踢阿婆雖然有一點用力,但正當防衛「不用採取無效手段」,根源法理是「正者不用向不正者屈服」。
律師「揪一起冒險吧」認爲,我國現在對於適當性跟必要性的實務見解越來越寬鬆,最有名的案例就是「丈夫爲了保護孕妻勒死竊賊 」案,雖然後來法院仍判決丈夫有罪(緩刑),不過因引起輿論廣泛的反對,此後,法院已大大修正了過去保守的見解,傾向容許更大的正當防衛力度。
最後律師提到,依刑法第57、59條,由於阿婆長期騷擾孕婦或女乘客的行爲已不止一次,法院也會對正當防衛的人做出一定的正面評價,而乘客就算完全無法完全主張正當防衛,最多也只是「防衛過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