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開設《人工智能導論》 爲全校本科生開展AI通識教育

中國日報3月28日電(記者 趙磊)記者從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獲悉,爲深入貫徹落實《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關於"促進人工智能助力教育變革"的戰略部署,積極響應學校"數智賦能年"行動號召,2025年春季學期,北航人工智能學院面向全校本科生開設《人工智能導論》通識必修課。

《人工智能導論》由人工智能學院常務副院長李波教授牽頭論證建設,吳文峻教授擔任跨學院跨學科教學單元主責負責人負責教學實施,標誌着北航在人工智能教育領域的深度佈局與創新突破。課程自2023年底啓動籌備工作,歷經系統性調研與多輪迭代。2024年3月,學院組織跨學科專家團隊完成首版教學大綱論證,構建覆蓋人工智能全知識鏈的課程體系。

2025年春季學期,伴隨自主編撰的《人工智能基礎——從理論到實踐》教材正式出版,課程面向全校本科一年級學生開放,成爲全校首門跨學院跨學科教學單元的人工智能通識課程。

課程建設過程中,人工智能學院聯合計算機學院、北航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學院等14個院系的55名教師組成授課團隊,經過報名、篩選與教學培訓,確保師資力量的專業性與跨學科融合能力,助力學生實現從理論認知到創新應用的躍遷。

北航教務部部長錢政表示:"隨着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們要將人工智能教育納入日常教學環節。開展面向全校本科生的人工智能導論必修課程,旨在幫助學生在短時間內瞭解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發展歷史和核心技術,培養人工智能思維,提升運用人工智能工具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

《人工智能導論》課程由24學時理論和16學時實驗構成。其中,理論教學涵蓋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大語言模型等關鍵技術原理,融合腦神經科學認知基礎與AI安全倫理研討。實驗教學則針對不同學科大類分層設計:例如,文科通過基於貝葉斯的新聞文本分類、基於深度學習的翻譯工具等案例分析理解技術應用,理工科側重智能算法實現、自動駕駛策略生成等工程實踐。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