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DeepSeek征服,華爾街投行稱要重估整個中國資產
春節期間,DeepSeek熱潮席捲全球。A股DeepSeek概念大幅走強,每日互動、青雲科技、安恆信息、天娛數科等多股,在春節後兩個交易日連續漲停。
DeepSeek出現之前,“算力論”是大模型圈內的主流邏輯,DeepSeek以一己之力打破了它,證明模型能力與訓練成本不一定成正相關關係。DeepSeek已成功改寫全球AI競爭格局,DeepSeek對美國科技巨頭構成了巨大挑戰,算力龍頭英偉達及美股科技股在恐慌中暴跌。不過,在AI領域的資本支出大戰中,谷歌、微軟和Meta三大巨頭AI燒錢大戰依舊繼續!此外,爲了在這場全球科技風暴中分得一杯羹,短短一週內,全球雲巨頭紛紛“搶灘登陸”,上線DeepSeek大模型。
在中國DeepSeek出圈後,華爾街兩大投行在先後對中國市場更新了評級。高盛稱,今年MSCI中國指數有14%的上漲潛力,隔天,德意志銀行也加入唱多行列。德意志銀行唱多稱,2025年是中國超越其他國家的一年,預計中國股票“估值折價”將消失,A股/港股牛市將繼續並超過此前高點。
雲廠商紛紛上線DeepSeek大模型
2025年春節期間,中國AI初創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憑藉開源模型DeepSeek-R1和V3系列,以“3%成本對標OpenAI”的技術突破,讓全球科技圈迎來了“DeepSeek時刻”。
爲了在這場全球科技風暴中分得一杯羹,短短一週內,全球雲巨頭紛紛“搶灘登陸”,上線DeepSeek大模型。2月4日,華爲雲宣佈,經過硅基流動和華爲雲團隊連日攻堅,雙方聯合首發並上線基於華爲雲升騰雲服務的DeepSeekR1/V3推理服務。
近日,騰訊雲TI平臺也宣佈上架DeepSeek系列模型,包括“滿血”的V3、R1原版模型,參數量達到671B;以及基於DeepSeek-R1蒸餾得到的系列模型,參數規模從70B到1.5B不等。
據悉,TI平臺全面支持DeepSeek系列模型的一鍵部署。此外,爲便於開發者零門檻開箱,TI平臺也限時開放了R1模型的免費在線體驗。TI平臺還提供模型服務管理、監控運營、資源伸縮等能力,幫助企業和開發者將DeepSeek模型高效、穩定地接入實際業務中。
除了華爲雲和騰訊雲外,字節跳動旗下火山引擎也宣佈,將支持V3、R1等不同尺寸的DeepSeek開源模型,可以通過在火山引擎機器學習平臺veMLP中部署和在火山方舟中調用模型兩種方式使用模型。百度智能雲、阿里雲、360數字安全等也沒有在這場“軍備賽”中缺席。
當然,不只是國內雲服務廠商,如今在全球科技圈掀起巨浪的DeepSeek,已被更多國際科技巨頭加入“購物車”。據悉,微軟、英偉達、亞馬遜、英特爾、AMD等也於近日上線DeepSeek大模型服務。
無懼DeepSeek衝擊AI燒錢大戰繼續
儘管DeepSeek的出現對互聯網巨頭構成了挑戰,但谷歌、微軟和Meta等科技巨頭並未因此放緩AI領域的投資步伐。相反,它們繼續加碼資本支出,以應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
根據媒體報道,2024年微軟、Meta、亞馬遜和Alphabet的資本支出平均佔其收入的17.2%,高於2021年的12.7%,預計2025年這一數字將進一步上升至22%。谷歌計劃在2025年投入750億美元用於資本支出,較去年的525億美元大幅增長。微軟和Meta也分別計劃在2025年投入超過900億美元和650億美元,佔其營收的30%以上。
DeepSeek的出現雖然改變了AI訓練的敘事結構,但並未動搖巨頭們對AI未來的信心。谷歌首席執行官Sundar Pichai表示,AI的機遇巨大,公司將繼續投資以迎接這一時刻。Meta首席執行官扎克伯格也認爲,大量資本支出將成爲有能力的公司的戰略優勢。
被DeepSeek征服 中國資產要重估了
華爾街兩大投行在經歷了來自中國的DeepSeek震撼後,先後對中國市場更新了評級。週二,高盛率先在研報中強調,今年MSCI中國指數有14%的上漲潛力,隔天,德意志銀行也加入唱多行列。
MSCI中國指數目前約爲66點。高盛預期在中性預期下,該指數今年有14%的漲幅至75點,樂觀預期下該漲幅則將飆升至28%。
德意志銀行在其最新報告中則加碼稱,DeepSeek是人工智能的“斯普特尼克時刻”,但更像是中國的“斯普特尼克時刻”,因爲其證明了中國知識產權的價值。中國在高附加值領域的優勢和供應鏈中的主導地位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擴張。
斯普特尼克是指1957年蘇聯成功發射斯普特尼克1號人造衛星,一舉擊敗美國率先進入太空。
德銀報告指出:“2025年應該是投資界意識到中國在全球競爭中領先的一年。他們越來越難地不去承認,中國企業在多個製造和服務業領域提供高性價比和優質產品。”
中國在服裝、紡織品、玩具、基礎電子、鋼鐵、造船等領域,以及電信設備、核能、國防和高速鐵路等複雜行業中也佔據領導地位。而在2025年,中國在一週內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架第六代戰鬥機和其低成本的人工智能系統DeepSeek。
德銀預計中國股票的“估值折價”將消失,盈利能力可能因消費支持政策和金融自由化而超出預期。德銀因此預計中國A股和港股將可能繼續走牛,並消化估值過低的這一現狀。
德銀認爲,如今中國正處於1980年代初期的日本。人們開始意識到,中國現在所處的位置不是1989年的日本,而是1980年代初期的日本,當時日本價值鏈正在迅速攀升,以更低的價格提供更高質量的產品,並且不斷創新。
今年中國資產表現將超越其他地區。A股和港股的牛市已自2024年開始,中期將超過此前高點。
高盛更爲看好中國的科技股標的。高盛認爲,更加光明的增長前景和技術突破將帶來巨大的生產力提升,有助於縮小美國與中國科技股或半導體股票之間高達66%的估值差距。
圖中黑線反映了中國軟科技股PE數值變動,灰線反映中國硬科技股PE值,藍線爲美股七大科技股的PE值
高盛認爲,這意味着,中國科技股在被重新估值後有20%的收益機會,軟科技領域的股票將更加領先市場,整體中國股票市場的增長則可能高達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