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北基公車電動化 充電站成難題

北市力拚2030年市區公車全面電動化,找地設充電樁成業者難題。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雙北力拚2030年公車全面電動化,業者認爲充電站用地取得困難,若要變更土地,回饋金動輒上千萬,難以負擔。北市將盤點市有地提供協助;新北市則開放農地作爲充電總站免繳變更回饋金。基隆也找不到地,原本2年汰換計劃要延長到4、5年。

北市現有3325輛公車,其中電動公車925輛佔27.8%,市議員許淑華批北市落後臺中的5成,北市府預計每年汰換400輛公車,到2031年才能達成全市公車電動化目標。她說,原是3條繁忙公車路線彙集的東園調度站,如今借給市場處做第一魚果市場改建的中繼市場及冷藏辦公室,公車改停華中橋堤外停車場,未來設充電樁,遇河水暴漲有毀損風險。

新北市議員江怡臻建議中央到地方政府思考是否將充電站設置納入補助項目。新北交通局指出,爲加速汰換電動公車,今年8月已依照農業發展條例等規定,認定充電站爲公益性設施,業者申請農地作爲充電總站可免繳農業用地變更回饋金,希望解決問題。

「能用的地都用了,真的需要幫忙。」首都客運總經理李建文表示,在都會區找地非常困難,北市可用的地都用了,甚至往新北覓地,但在板橋、中永和、三重、新莊找地也很難。停一輛柴油公車需20坪,電動車因爲要設充電樁,停一輛需30坪,地主租期太短也不敢租,且地點不能太偏僻,避免增加駕駛員的工作時間。

北市市場處說,將配合財政局盤點現有可調度的市有地,希望兼顧市場改建與公車充電需求。

基隆市府表示,基隆山坡地多,部分在山坡地上的場站建充電椿還須做水保審查等,電動公車更換期程被迫延長。市公車處將在明年底前,先完成不須做水保審查的3處場點,讓第一批30輛新採購的電動公車充電並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