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業投資公建三大放寬 預計10月完成修法 預期增加1.6兆資金

保險業示意圖。圖/AI生成

金管會保險局統計,截至去年底,壽險業資產規模高達36.9兆元,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昨(21)日於指出,爲了鼓勵保險業擴大資金投入公共建設,金管會已在9月底完成預告相關辦法,預計10月完成修法,將有三大放寬措施。

蔡火炎昨日出席「引導大衆資金投入公共建設論壇」時作上述表示並指出,此次修法的三大放寬,一是放寬投資總額,從保險業資金10%提高到15%;二是擴大保險業可投資範圍;三是放寬辦理投資資金和範圍。

另外,金管會副主委莊琇媛昨日則表示,臺灣超額儲蓄持續攀升,2026年超額儲蓄將突破5兆元,而保險業資金截至今年8月已達36.39兆元,預期未來仍有增長空間,是重要的民間資金來源,爲吸引民間資金留臺,政府部門公私協力推動兆元投資國家發展方案及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兩大方向。

壽險公會副理事長莊中慶則認爲,修法有助於提升業者投入公建的意願,未來也希望能有更多長期可投資標的,像是ITC運算中心、智慧倉儲等。

爲鼓勵保險業資金留臺、投入公共建設,金管會在監理措施層面也有進展,蔡火炎表示,金管會已在9月底完成預告「保險業資金辦理專案運用公共及社會福利事業投資管理辦法」,並預計於10月完成修法,該辦法主要有三大放寬,一是放寬投資總額,從原本的10%提高到15%,若以今年第2季保險業可運用資金32.5兆元計算,預期可增加1.63兆元的資金。

二是擴大保險業可投資範圍,納入依照促參法或其他法令辦理的公共建設、政府覈定的基礎建設等,保險業可透過直接投資或間接投資公建,例如,直接投資公共建設可適用1.28%金管會調降過後的風險係數。

三是放寬辦理投資金額和範圍,像是基礎建設與公共投資辦理投資金額從5億元提升到10億元、促參案件從10億元提升到20億元,其他則從5,000萬元提升到1億元等,另對於已覈定的環評投資案免事前審查,可採備查方式處理。

另外,莊琇媛指出,主計處預估,截至今年底臺灣的超額儲蓄可望達到4.8兆元,至2026年將突破5兆元。爲吸引更多的民間資金留在臺灣、建設臺灣,行政院在去年7月有召開會議,通過推動兩大計劃來落實留財目標,一是兆元投資國家發展方案,二是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集結18個政府部門持續建立機制推動落實的措施,目前已經有一些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