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派大法官也不挺?美最高院審川普關稅 四大重點一次看

美國最高法院5日開庭審理川普政府徵收對等關稅是否合法,一名抗議者在院外舉起標語。路透

美國最高法院5日開庭審理川普政府徵收對等關稅是否合法,短期結果可能決定總統是否可以繼續依據1977年通過的《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在無需國會授權的情況下自行徵收關稅,長期則可能對總統權限產生深遠影響,判決通常於每年6月底或7月初公佈裁決,但此次大法官已同意加快進度,因此可能提前出爐。以下爲紐約時報整理的言詞辯論重點:

關鍵的保守派大法官懷疑川普政府的立場

代表政府的聯邦訟務次長沙爾(D. John Sauer)面臨多位大法官尖銳質問,包括佔多數的保守派幾位關鍵成員,顯示部分川普關稅可能面臨被推翻的風險。

大法官巴瑞特(Amy Coney Barrett)被認爲是關鍵一票,質疑川普依據IEEPA徵稅的範圍是否過廣。她說:「我的意思是,這些關稅幾乎涵蓋所有國家。你的主張是,每個國家都因對國防和工業基礎構成威脅,需要被徵收關稅嗎?我是說,西班牙?法國?」

首席大法官羅伯茲(John Roberts)也對總統徵收這些特定關稅的權限提出疑問,雖承認這些關稅是用於「與外國勢力打交道」,但也說「這個手段實際上是對美國人徵稅」,而這「一直是國會的核心權力」。大法官戈蘇奇(Neil Gorsuch)追問,是否有任何防範措施能防止國會「幾乎完全放棄所有責任,將對外貿易的規範權,甚至宣戰權,交給總統」。

大法官想知道:關稅是否是稅?

大法官們在言詞辯論中反覆回到一個核心問題:川普徵收的關稅究竟是稅收的一種,還是屬於其他形式?

原告主張總統徵收這些關稅已經超越權限,認爲關稅本質上是稅,並指出美國憲法明確規定,徵稅權屬於國會。沙爾則駁斥川普關稅旨在增加財政收入的說法,並反覆主張,川普的關稅不是稅,而是針對外交事務的規範性工具,而這正是總統擁有廣泛權限的領域。

川普關稅可能對總統權力產生深遠影響

保守派與自由派的大法官似乎都對川普關稅在總統權力方面的長期影響表示關切。如戈蘇奇擔心,如果判決支持川普的關稅,可能會導致行政部門權力呈「單向增長」,並「偏離人民選出的代表」。自由派的大法官索托馬約(Sonia Sotomayor)以川普向巴西征收關稅爲例,並詢問IEEPA是否賦予總統「無限權力來徵這類稅」。

羅伯茲似乎也對本案中的總統權力問題感到困惑,他指出徵稅「讓總統的對外事務權力凌駕於國會這項基本權力之上,似乎至少會削弱行政權力與立法權力之間的平衡」。

不過,大法官卡瓦納(Brett Kavanaugh)提出相反觀點,認爲若裁定撤銷這些關稅,可能會削弱總統處理對外事務的能力,並可能剝奪總統「應對危機的工具箱」。

總統的其他關稅權力是主要焦點

言詞辯論也討論總統可用來徵收關稅的其他合法權力,而不必依賴IEEPA。原告律師卡提亞爾(Neal K. Katyal)主張,政府擁有許多其他合法權力可以徵收關稅,並指出這些關稅法規的條文與IEEPA大不相同,認爲國會在1977年通過IEEPA時,並不將其視爲一部關稅法。

大法官阿利托(Samuel Alito)問道,最高法院是否應該考慮總統是否有權依據其他法律規定徵收關稅。這是一個不尋常的問題,也可能表明他認爲行政部門在本案的核心議題上處於困境。

卡提亞爾被問到,如果總統直接依據其他法律權限重新徵收關稅會怎麼辦,他回答:「那時候,我們就會有新的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