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林茶室6人邦克列酸中毒亡 檢方決議核可「遺屬補償金」共1080萬

馬來西亞素食餐廳寶林茶室A13店去年粿條未妥善冰藏保存致產生「邦克列酸」毒素,釀6人死亡重大食安案件,臺北地檢署本月11日開會決議,依犯罪被害人權益保障法補償6人家屬各180萬元,共計1080萬元,創下國內食安案件犯罪被害人補償紀錄。

寶林茶室案今年1月偵結,依食安法、過失致死等罪嫌,起訴實際負責人黎仿軒等5人,對黎具體求處4年以上、代班廚師胡清富求處4年2月以上徒刑。其中,6名死者家屬在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協助下,申請犯罪被害補償金,北檢本月11日開會,決議補償6人家屬「遺屬補償金」各180萬,共計1080萬元。

檢方調查,寶林A13店租期到去年3月31日,到期前生意不佳,同年月16日至24日,廚師週日豪、代班廚師胡清富、實習生阮氏明英、店長王順德,將已拆封、未拆封粿條,都放在廚房常溫桌面下方層架置物籃內,置物籃緊鄰地面及水溝,未冷藏冰存,貪圖烹煮方便,常溫存放。

新北市呂姓男子3月22日食用寶林茶室炒粿條後嘔吐腹瀉,送醫後隔日急性腎衰竭病逝;新北市楊姓男子同樣吃了炒粿條因多重器官衰竭過世;馬來西亞籍男子食用滑蛋河粉就醫1個月後不治;3名女性死者在食用河粉、粿條後腹瀉後吐,在去年4月至6月間過世。

檢方指出,唐菖蒲柏克氏菌椰毒病原型菌株生長、產生邦克列酸毒素的前提爲「悶熱潮溼,且溫度升溫後降溫」,經比對案發區間平均氣溫,及監視器顯示周、阮、胡等人下班前水柱沖洗廚房地面,污水由置物籃側水溝排放,再加上A13營業後關閉空調,達到符合邦克列酸生長有利環境。

檢方追查,去年3月19日胡清富獨自上班,涉以同一只一斤塑膠袋充作手套,抓取受污染邦克列酸粿條,混進新拆封粿條備餐,當日顧客二人中毒死亡,死因爲「邦克列酸中毒」,胡嫌手部及糞便均檢出邦克列酸陽性反應,認定粿條是在店內受污染。

寶林茶室A13店食物中毒案,臺北地檢署調查發現「馳名炒粿條、寶林滑蛋河」食材粿條,開封后沒有冰藏存放,遭廚師等人放在置物架上,因高溫溼熱產生具有高耐熱性的邦克列酸毒素。圖/北檢提供

寶林茶室A13店食物中毒案,臺北地檢署調查發現「馳名炒粿條、寶林滑蛋河」食材粿條,開封后沒有冰藏存放,遭廚師等人放在置物架上,因高溫溼熱產生具有高耐熱性的邦克列酸毒素。圖/北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