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機未坐滿...公帑埋單填空位 審計促連江縣檢討補貼機制

馬祖機場常因天候因素關閉,一旦飛機無法起降,滯留島上旅客就只能在機場候機等待。本報資料照片

連江縣政府自民國105年起推動「承包航空公司機位補貼」政策,爲改善臺灣與馬祖空中交通並確保居民臨時出行需求,每年於4至8月向航空公司承包一定數量機位,優先保留給設籍連江居民使用。不過審計部報告發現,近三年平均使用率僅48.27%,未使用的空位補貼費用高達218萬餘元,引發「公帑埋單」質疑,要求縣府檢討補貼機制。

根據審計報告,110年至113年間共承包4207位(已扣除天候取消航班),實際使用僅2031位,使用率不足五成,其中112年、113年更分別僅有47.19%與46.89%。

連江縣交旅局坦言,審計意見「確實值得檢討」。交旅局說明,使用率偏低的原因有三點,一是4至6月正值霧季,民衆因擔心無法順利搭機赴臺,常重複訂位,導致實際使用落差;二是7至8月旅遊旺季,旅行團多安排「搭船來馬、搭機回臺」,造成返臺航段爆滿,但赴臺方向機位卻常有剩餘,形成使用不均;三是縣府基於保障居民臨時緊急需求,仍會規畫一定數量機位,即使可能降低整體使用率。

針對改善方向,交旅局指出,將依過去執行情況檢討包位數量、執行期程與訂位方式,並評估引入數位化保留票訂位系統,以提高訂位率。今年6月起已強化「黑名單制度」,若旅客完成訂位卻未搭乘,將延長爲一年內不得再使用保留位,避免資源浪費。同時,未來也會研議讓未被使用的包機位,優先提供公務人員出差使用,提升公共資源效益。

至於政策效益,交旅局強調,每年仍有近900名居民透過保留票制度,順利解決臨時赴臺需求,對當地交通便利與急需出行者仍具實質幫助。未來將持續在「保障居民需求」與「避免公帑浪費」之間尋求平衡,讓政策更符合在地需求。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