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凡迴歸,因資金來源被調查兩年半
華興資本包凡被釋放了!這個週末,投資圈議論最多的就是包凡 “重獲自由”。
外交官家庭出身,華爾街投行精英,70 億身家躋身全球富豪榜,京東、騰訊、美團、滴滴背後的 “氪金大佬”…… 這裡面隨便一條單拎出來,都足以驚豔世人,而華興資本創始人包凡卻集齊這些光環於一身。站在人生巔峰時,他被稱爲 “中國互聯網併購王”!
看到這,包凡的前半生簡直就是妥妥的 “爽文大男主” 配置,但自從 2023 年 2 月被帶走調查,包凡的這些光環黯然失色。被調查期間,包凡的個人財富曾一度大幅縮水,他還卸任了華興資本的多個重要職務,轉而由他媳婦許彥清上位。
時間一晃來到了 2025年 8 月 8 日,《財新》援引多個獨立信源稱,包凡已 “結束配合調查”“出來了”。這距離華興資本董事會確認包凡配合調查,已整整過去 894 天。
01 因涉嫌行賄被調查,身陷前總裁叢林違規疑雲
2023 年 2 月,華興資本公告稱其創始人包凡失聯,10天后進一步披露包凡正在配合有關機關調查。從公開信息來看,這次調查與華興資本前總裁兼華興證券董事長叢林在船舶租賃業務中的違規操作緊密相關。
叢林曾長期供職工商銀行系統,並主導工商銀行旗下的工銀金融租賃有限公司(簡稱 “工銀租賃”)的業務。
2017 年,華興資本獲工銀租賃 2 億美元貸款,2018 年 IPO 融資後償還。
這筆交易在業內引發高度關注。
更引發議論的是,在上述貸款償還後不久,也就是 2020 年,叢林就從工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工商銀行香港子公司)卸任,出任華興資本控股總裁兼華興證券董事長。叢林在擔任華興資本總裁期間,主導了船舶融資租賃業務的大規模擴張。
2022 年以來,工銀租賃已經有 3 位高管被帶走調查,而包凡也在 2022 年被監管層關注到了。
有媒體報道稱,監管層曾對華興證券進行約談,並於 2022 年 9 月將叢林帶走調查,案由涉及其在工銀租賃任職期間的事項。2023 年 2 月 7 日,叢林退出華興證券董事會。
《科創板日報》此前曾報道稱,叢林在工行主管融資租賃業務的時候,在船舶租賃上違規操涉及的金額有兩千萬美元,其中還牽涉到國際交往,相關部門對此事立案,叢林的家人也被帶走調查。
叢林事件是典型的‘旋轉門’事件”,而“旋轉門式腐敗”是國家目前在銀企領域的重點打擊對象。
同樣是在 2023 年 2 月,包凡也被留置配合調查,涉嫌單位行賄。據媒體報道,因爲包凡是中國香港居民,華興資本所屬多家企業和業務在中國香港等境外,所以具體辦案機構包括中央紀委國際合作局等多個相關部門。
02 LP 資金來源仍是謎團,包凡不再參與日常管理
儘管包凡作爲華興資本的實際控制人,其背後的 LP(有限合夥人)朋友圈一度爲公司注入強大資本,但目前公開信息對其 LP 資金來源的細節幾乎未有披露。
據已有資料,華興資本曾在早期吸引紅杉資本(沈南鵬)、劉強東旗下機構、成爲資本等強勢機構出資,其中部分資本渠道與互聯網巨頭緊密相關,不少投資項目包括滴滴、美團、京東等大型企業,併購融資總額達數百億美元。
然而,監管層針對 LP 資金來源是否合規、是否涉及利益輸送等問題,目前尚未在公開渠道看到進一步調查或披露內容。
此外,雖然包凡已經結束配合留置 “歸來”,但華興資本表示他將不再參與集團日常管理,個人事務屬私人範疇。
華興資本表示,公司維持由執行委員會主導,許彥清(夫人)等新班子接力推動 “二次創業”。目前華興資本聚焦於併購、AI、具身智能等未來賽道,並已完成多起戰略投資,總交易額逾 200 億元。
事實上,在包凡配合調查期間,華興資本經歷了艱難的 “去包凡化” 過程。2024 年 2 月,包凡辭去華興資本執行董事、董事會主席、首席執行官等一系列職務;3 月,又辭去華興證券董事職務。2024 年 10 月,包凡妻子許彥清被任命爲華興資本董事會主席等職,她此前並未參與華興資本業務,董事會認爲包凡事件不會對其任職產生不利影響。與此同時,王力行成爲新任 CEO,二人攜手推動華興資本變革。
在業務層面,受包凡事件及整體市場環境影響,華興資本業績曾出現下滑。海外中概股市場 IPO 活動降溫,其投行業務規模大幅縮水。
財報顯示,華興資本2024 年全年營收爲 7.77 億元,同比下降 22.3%,但經調整淨虧損從 2023 年的 5.92 億元收窄至3 億元,降幅達 49.3%。這一改善主要得益於投資管理業務收入增長 17.2% 至 3.16 億元,以及投行業務收入增長 16.8% 至 2.24 億元,投資管理業務佔總收入比例提升至 38%,成爲核心收入來源。
截至 2024 年末,AUM 爲 320 億元,同比下降12.9%,但基金退出金額達 32 億元,較 2023 年的 15 億元翻倍。11 支主基金中已有5 支 DPI(已實現回報倍數)超過 100%,累計未實現附帶權益達 21 億元(淨附帶權益 6 億元),爲未來業績提供潛在支撐。
爲擺脫困境,華興資本正重建合規體系,穩定團隊。“鈦媒體” 發佈的 “2025 年 H1 先鋒榜單” 顯示,2025 年上半年,華興資本在 FA 排行榜上重回榜首,顯示出一定復甦跡象。
03 昔日“資本紅娘”,個人財富高達 70 億
回溯包凡的履歷,其人生起點不凡,出生於上海一個高知外交官家庭。17 歲時,天資聰慧的包凡便進入復旦大學修讀英文文學,隨後赴海外深造,於 1995 年 6 月獲得挪威管理學院商業與經濟學碩士學位。
畢業後,包凡投身國際頂尖投行摩根士丹利開啓職業生涯。從 1993 年至 2000 年,他先後任職於摩根士丹利與瑞士信貸,在這七年華爾街的高光履歷中,包凡深度參與併成功操辦了多家跨國企業的資金募集、銀團貸款及兼併收購等關鍵業務,這段經歷爲他積累了深厚的行業資源與人脈,也讓他擁有了華爾街精英和頂級投資人的身份標籤。
2000 年,包凡選擇回國發展,加入國內領先的 IT 服務和軟件公司亞信集團(AsiaInfo Holdings, Inc.)並擔任首席戰略官,主導公司的投資併購與戰略合作業務。在亞信的四年,包凡進一步錘鍊了對國內市場的戰略眼光與執行力,對本土企業的資本運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2005 年,懷揣着對中國資本市場的深刻洞察與滿腔熱情,包凡毅然創辦華興資本集團。華興資本最初以提供新經濟行業的財務顧問服務起家,在包凡的帶領下,華興資本深度參與中國互聯網新經濟的迅速成長軌跡。京東、騰訊、美團、聚美優品、唯品會、愛奇藝、58 同城、趕集網、優酷、土豆、滴滴打車、快的打車、陌陌、豌豆莢、途牛、神州租車等衆多企業的融資與上市背後,都有着華興資本的助力。
包凡在業內聲名鵲起要追溯到 2014 年,他成功促成騰訊戰略投資京東,這一交易在當時備受矚目,極大提升了華興資本在行業內的知名度。
隨後的 2015 年,更是包凡與華興資本的高光時刻,他參與了多個具有轟動效應的併購案,包括滴滴與快的、美團與大衆點評、58 與趕集、攜程與去哪兒等。
據華興資本數據顯示,僅在2014 年,公司就完成了近 50 個私募融資及併購項目、7 個 IPO 項目、2 個可轉債項目,總交易金額超過了 110 億美元;從 2006 年到2015 年,完成的 200 多宗交易,總額超過 200 億美元。憑藉這些輝煌戰績,包凡贏得了 “資本紅娘”“併購之王”“中國新經濟金融服務之王” 等諸多美譽,2015 年,他入選美國《彭博市場》全球金融 50 大最具影響力人物榜單,位列第 22 位。
此後,華興資本持續擴張業務版圖。2016 年獲批券商牌照,設立華菁證券,打通了包括私募融資、IPO、再融資、併購重組、債務融資等金融服務的閉環;2018 年,華興資本控股於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2019 年,開展財富管理業務;2022 年,獲得新加坡證券業務牌照。
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華興資本投資管理業務的資產管理規模約 490 億人民幣,旗下華興新經濟基金管理資產達到約 368 億人民幣,管理着四隻美元基金和四隻人民幣基金,主要投資方向集中在醫療健康、智能製造、科技、數字健康、新消費和企業服務領域,佔比 90% 以上,當年淨利潤達 16.24 億元,近三年淨利潤複合增長率 87.5%。在投行業務方面,2021 年上半年,華興資本在港股股票承銷全市場中排名第 6 位,在中資機構中排名第 3 位,僅次於中金和中信。
在財富積累上,包凡也曾在富豪榜單上留下足跡。在《2021 世茂港珠澳口岸城・胡潤全球富豪榜》中,包凡以 70億元人民幣的財富位列第 2865 位。但隨着後來市場環境變化,特別是 2023 年其被帶走配合調查後,華興資本股價受挫,包凡個人財富也大幅縮水。
在包凡被調查期間,華興資本的股價經歷了大起大落。
2023 年 4 月 3 日,華興資本停牌,停牌前的總市值爲 41.32 億港元,股價爲 7.27 港元 / 股。2024 年 9 月 9 日,華興資本控股正式復牌,開盤後暴跌近 72%,股價最低觸及 1.98 港元 / 股。截至午間收盤,股價跌 66.44%,市值爲 13.87 億港元。
截至 2025 年 8 月 8 日,隨着包凡迴歸的消息被釋放,華興資本股價上漲 16.84%,收盤價 6.87 港元/ 股,總市值 39.39 億港元。目前,包凡持有華興資本2.77 億股,持股比例 48.39%,按此估算,其股份市值約19 億港元。
隨着包凡的迴歸,之前的案件對華興資本的影響也在進一步消退,但華興資本仍面對來自市場的風險和挑戰,公司能否在 2025 年實現扭虧爲盈,還要看新管理層的戰略,當然市場也期待包凡的 “靈魂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