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凡配合調查2年半後“現身” 華興資本已“轉舵”
《科創板日報》8月9日訊(記者 餘詩琪) 被帶走配合調查兩年半的包凡“出來了”。
昨日,《財新》援引“多個獨立信息源”稱,被有關部門帶走配合調查、已經許久未曾露面的華興資本創始人包凡最近“出來了”。之後,又有市場消息稱,包凡已經結束“配合調查”。
與張穎、王冉並稱“歲寒三友”的包凡是過去十年中國創投圈代表性的人物,他和他創立的華興資本(01911.HK)曾參與到京東、58同城、大衆點評、滴滴、360等衆多互聯網企業的崛起進程中,早期的中國互聯網70%以上的融資、併購、IPO都與華興相關,是業內公認的頭部投行,構建從一級到二級的投資服務體系。
2023年2月26日,華興資本董事會對外確認包凡因配合有關部門調查無法取得聯繫。他的失聯對華興資本產生了巨大的衝擊,華興資本因此停牌17個月,復牌後股價縮水了60%。
如今,包凡“現身”,市場再度將目光聚集在華興身上。截至8月8日收盤,華興資本報6.87港元/股,較上一個交易日上漲16.84%,當日盤中最高價觸及7.15港元,創今年新高,市值39.39億港元。
不過,華興資本方面並沒有迴應以上消息,而是對《科創板日報》表示,包凡先生目前已不再擔任本公司執行董事、董事會主席、首席執行官及所有相關職務;華興資本不對個人問題予以迴應。
包凡和他一手創立的華興資本短時間似乎再難走到一起。在他“失聯”的兩年半時間裡,華興資本爲了走出震盪,管理層經歷了一系列調整和改革。
去年2月,包凡以健康原因及希望將更多時間用於處理家庭事務的理由,辭去華興資本執行董事、董事會主席、首席執行官、提名委員會主席、執行委員會主席、薪酬委員會委員的職務,正式淡出了華興的管理層。
當時的代理首席執行官謝屹璟被任命爲董事會主席,並由代理首席執行官改任爲首席執行官。同年9月,華興資本在港交所復牌。之後,包凡的妻子許彥清開始走向臺前。
2024年10月,許彥清被任命爲華興資本董事會主席、提名委員會主席及薪酬委員會成員,同時由非執行董事調任爲執行董事。包凡持有華興資本2.77億股股份,佔已發行總股份的48.71%,根據證券期貨條例,許彥清也被視爲擁有上述股份權益。
許彥清接手後,由謝屹璟扛起的“過渡階段”很快畫上了句號。同年11月29日,華興資本在港交所發佈公告稱,因個人及家庭原因,謝屹璟已辭去公司首席執行官及執行董事職務,自當天起生效。
與此同時,華興資本宣佈,王力行被任命爲公司新任首席執行官(CEO),同時將繼續擔任華興資本執行董事。
9月港交所復牌、10月董事會主席許彥清走向臺前、11月王力行接任首席執行官,華興的新一套班子已經成型。
今年開始,華興資本對外的聲音明顯變多了。CEO王力行公開表示,華興“已度過成立以來最大也最難的一道坎”,2025年將是它“由守轉攻”的一年。
不管在內部還是外部,王力行都有明確提到現在的華興已經不是上一個時代的華興了。用他自己的話說,華興正在經歷“二次創業”。
“2.0時代”的華興正聚焦在併購、AI、具身智能上。2024年初,王力行在華興內部就將併購確定爲FA戰略的核心,升任CEO後,他在內部喊出“all-in併購”的口號。
據悉,過去一年多時間裡,華興資本接連完成好大夫在線戰略併購、某物流企業戰略併購、北森收購酷學院等多起併購交易,累積交易總額超200億元。
與此同時,另一重點就放在AI、具身智能上。《科創板日報》此前從華興資本相關負責人處瞭解到,華興對於AI、具身的關注從2023年就開始了,基本上頭部項目都有覆蓋。
到今年,華興在具身的影響力開始顯現。今年7月,具身領域7筆融資中,華興資本就參與其中的3筆大額交易,其中包括星海圖、星動紀元、跨維智能,總融資額接近15億人民幣。
對於AI、具身,王力行直言“AI和具身的賽道,大家都在探索階段,投入再多也不爲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