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大園人兒時記憶!桃園航空城常民文物展登場
桃園市文化局今起在大園區公所舉辦桃園航空城常民文物展,盼讓更多人瞭解過去土地上發生的故事。圖/市府提供
桃園航空城如火如荼進行中,區域內居民陸續搬離家園,相關文物保存也備受關注。大園區公所今舉辦「航空城常民文物成果發表會」,副市長蘇俊賓表示,不能讓這些珍貴的文化脈絡因航空城開發而消逝,透過文物展覽與居民共同拼湊當地故事,市府將持續攜手在地居民蒐集文史資料,確保航空城不只有現代化建設,更留存着豐沛的文化底蘊供下一代傳承。
桃園市文化局去年起啓動航空城常民文物蒐集建檔工作,今天起也在大園區公所舉辦桃園航空城常民文物展,展覽分爲「機場脈絡」、「人口移動」、「地方日常」、「產業變遷」等主題文物,見證過去及現今大園多樣的人文故事與生活記憶。
蘇俊賓表示,自己外婆的家鄉就在航空城所在的後厝裡,小時候聽到「外婆的澎湖灣」,都會聯想到「外婆的後厝港」,如果沒有努力傳承,未來這裡就只剩下「外婆的第三跑道」,雖然航空城硬體開發已讓後厝裡的外貌物換星移,但「我們的文化不能被影響,要讓文化一代代傳承下來」。
蘇俊賓說,大園沿海有非常豐厚的人文資產,讓這些資產能夠傳承下來是至關重要的工作,不希望因爲開發,讓文化脈絡隨着時間消逝,市府將持續攜手在地,蒐集大園地區豐富的文資,讓各界看見當地豐沛的文化能量。
文化局表示,市府去年3月起舉辦文物徵集說明會,並陸續展開蒐集紀錄的工作,同年12月邀請在地居民參與共筆工作坊,由海口華興漁具行、大華商店、竹圍社區、沙崙裡裡長、後厝農村商店、圳頭社區發展協會、桃園市後厝港魚苗班護港協會、環保局及海資處等單位或個人提供珍貴的文物與資料,盼透過展覽、調查研究及出書等方式,讓更多人瞭解過去這片土地上發生的精彩故事。
桃園市文化局今起在大園區公所舉辦桃園航空城常民文物展,盼讓更多人瞭解過去土地上發生的故事。圖/市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