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實事 實在辦
本報郴州訊 (通訊員 郴組軒)“這水來得清亮,灌溉隨時有保障,多虧了你們!”近日,湖南郴州市北湖區魯塘鎮蕉塘村,村民何義生蹲在水渠邊捧起清水,臉上滿是開心。這個因年久失修老化滲漏、影響200餘畝農田灌溉的“老大難”,經北湖區水利局幹部爭取資金加固清淤後,重煥生機。這一變化,正是郴州市將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爲惠民實效的生動註腳。
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開展以來,郴州市堅持學用結合、以學促幹,通過“走找想促”(走基層、找問題、想辦法、促發展)工作機制,推動各級幹部深入一線察民情、解民憂,切實將學習成果轉化爲羣衆可感可觸的幸福感。
市委常委帶頭示範,深入農貿市場小商販、快遞小哥、網約車司機等13個基層羣體蹲點調研,系統廣泛收集羣衆訴求。截至目前,全市累計收集意見建議3667條。在抓實問題查擺的基礎上,市縣鄉三級黨政領導幹部領辦重點民生實事219件,市直部門起底督辦400件信訪積案、78個不動產登記等羣衆關切問題,推動解決羣衆訴求2600餘個。圍繞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通過出臺一批政策、設立一支大學生創業基金、建設一批大學生創業孵化器、組建一支大學生創業導師團等,營造良好創業生態。爲方便戶外勞動者,創新“城市客廳”服務模式,在人流密集區建成14個集購票、充電、休憩等功能於一體的便民站點,聯動戶外勞動者服務站共建共享。
從“停車難”到“充電愁”,從“創業堵”到“養老難”,一批長期困擾羣衆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正加速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