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M31權利金比重拚3成 分散佈局迎戰關稅衝擊

張原薰表示,從全年、甚至到下半年來看,希望6奈米或12奈米的客戶能開始量產,帶動整體營收表現往上走。至於授權金部分,仍會依據客戶開案的急迫性與市場趨勢調整,畢竟授權案本質上還是屬於專案導向(project-based),因此,M31會更積極聚焦於如何提升權利金的貢獻比重。

張原薰表示,早期M31主要仍以授權金收入爲主,對權利金的依賴相對較低;但隨着業務發展,IP完整度不斷提升,併成功切入先進製程,爲公司創造更多來自權利金的成長機會,期望在2026至2027年間,公司營收結構中來自權利金的比重能逐步拉昇,目標朝30%的水準邁進。

針對中國市場,張原薰表示,隨着地緣風險升高,觀察到中國客戶反而更積極強化本地化成熟製程的佈局,嘗試在28奈米等製程上進一步提升良率與性能,這也爲M31帶來新的合作機會。M31會審慎評估這些專案是否具備長期發展潛力,並持續推動與中國客戶的技術合作,目前整體接案進度未見明顯影響。在需求面來看,中國市場的晶圓廠需求仍維持穩定,M31持續與當地多家晶圓廠洽談,特別針對28奈米及更成熟製程的IP導入機會。而在手機與車載應用方面,現有客戶於Q2至Q3期間仍有多項開案需求。整體來說,「雖然不敢過於樂觀,但市場並未顯著下滑」,當下中國需求仍處於平穩水位。未來,M31也將加強非中國區域的市場開拓,並強化在地IP的滲透率,確保公司營運能在全球分散佈局下持續成長。

針對關稅的影響,張原薰表示,M31公司本身並不直接從事終端產品的製造與銷售,而是以技術與IP服務爲主。因此,目前整體來看,關稅尚未造成明顯衝擊。當然,對客戶而言,關稅議題有時會帶來心理層面的影響,部分客戶在面臨政策不確定性時,確實會出現專案延後或暫停的情況,這也是我們觀察到的市場反應。因此,M31會視市場情勢做出適當調整,將資源分配至不同地區以平衡整體佈局。就M31的IP業務而言,產品本就不侷限於某一特定市場銷售,若中國市場出現挑戰,就會加強其他地區的經營,來填補短期可能產生的空缺。當然,這並不代表M31會放棄與中國客戶的合作。我們仍將持續維持與中國市場的聯繫與服務,只是在全球市場佈局上,M31會更積極尋求區域間的互補與平衡,以確保穩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