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光程研創與世芯電子攜手打造AI應用超低功耗光子互連平臺
本次策略合作將結合光程研創在光子領域的技術積累與世芯在ASIC及Chiplet設計上的專業優勢,推出模組化、超低功耗的光子互連解決方案。藉助雙方涵蓋晶圓代工、先進封裝與一線客戶的完整生態體系,此合作有望加速光子互連技術在全球AI資料中心的落地與應用,開啓AI計算效能的新紀元。
世芯執行長沈翔霖表示,傳統銅線已成爲AI龐大資料吞吐量的瓶頸。我們從供應鏈獲得的訊息一致反映,頻寬、能耗與延遲已成爲系統發揮效能的最大障礙。光子互連不僅能突破這些限制,更可同時兼顧效率與可靠性,是推動AI運算進入下一階段的關鍵技術。
隨着現代AI模型從數十億參數一路躍升至數兆參數,資料傳輸已成爲模型訓練與推論中的主要瓶頸。當大型語言模型(LLM)及其他先進神經網路架構必須橫跨上百、上千顆處理器協同運算,晶片間及節點間的頻寬需求將呈現指數級速度增長。根據2025年Ciena發佈的全球資料中心網路基礎架構之市調報告,業界預估未來5年(2025-2030)資料中心互連(DCI)的頻寬需求將成長6倍,主要由需要高頻寬與低延遲的AI應用驅動。
現行以銅線爲基礎的電氣互連技術,從主動式電纜(Active Electrical Copper,AEC)、外圍組件快速連(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PCIe)PCIe到高頻寬記憶體(High Bandwidth Memory,HBM)介面,已難以滿足未來傳輸需求。當傳輸速率超過單通道50 Gbps時,訊號完整性挑戰銳增,需仰賴編碼及錯誤更正機制,且將大幅提高功耗;此外,封裝基板與電路板的線路密度更進一步限制擴展,帶來高成本與散熱難題。相較之下,光子互連能在大幅降低功耗的同時,實現每秒兆位元(Tbps)級效能,爲日益增長的AI運算結構提供全新且高可擴充性的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