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晝之夜11月登場 蔣萬安指示文化局:思考迴歸核心精神

▲2024年白晝之夜活動在大安區舉辦。(圖/臺北市文化局)

記者陳家祥/臺北報導

2025年的白晝之夜將在11月1日下午2點至2日凌晨2點登場,此次活動主場域選在臺北圓山自然景觀公園,以「Hi Story」爲主題,要開啓過去、現在與未來的交織對話。臺北市長蔣萬安說,許多民衆反映近年活動時間與場地規模有縮小趨勢,請文化局思考迴歸白晝之夜的核心精神,期待這場文化盛宴同時展現臺北夜經濟潛力。

臺北市政府本週市政會議討論白晝之夜規劃,會中,蔣萬安說,白晝之夜有三大核心精神,跨夜、全民參與、藝術共享,透過包括音樂、展演、裝置藝術,讓臺北展現夜晚的創意跟活力,也讓市民不只是前來觀賞,甚至可以參與藝術的創作。蔣也指示產業局,接下來要也給予協助,讓在地的商家,對市府的活動成效來真心有感。

而針對這次的「Hi Story」主題,蔣萬安也肯定,呼應臺北的城市記憶;但他提醒,白晝之夜這次選擇圓山、舊兒童樂園,會喚起最多共鳴的主要是5、6年級生,要思考是如何讓年輕世代能夠理解、感受這段記憶。

蔣萬安說,請文化局還有設計團隊在宣傳的語言、現場的互動、數位工具上,都要有世代差異化的設計,這樣Hi Story纔不會只是回顧,而是跨世代共享的文化經驗,相關的說明我想一定要完整清楚。

蔣萬安指出,去年在大安森林公園參加白晝之夜,有很多年輕朋友反映,這幾年白晝之夜在時間跟場地的規模上,有縮短還有下降的趨勢,要請文化局未來在規劃上,思考如何迴歸白晝之夜的核心精神,重新找回最初的活動願景,包括藝術作品強化設置與活動主軸有關的夜間裝置和表演藝術上,還有作品的位置標示、說明與演出時刻,也都要清楚。

蔣萬安指示文化局及相關單位,在活動前要再次盤點跟確認,讓鄰近場館人員知道活動資訊;舊兒童樂園、圓山坑道這些久未開放的地方,從捷運站出來之後的相關指標也要夠多、要說明清楚,並且提供民衆觀展的建議路線以及策略、相關的攻略,並針對現場人流加強引導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