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晝之夜11月登場 「Hi Story」讓年輕世代感受5、6年級生記憶
針對今年臺北市白晝之夜活動將舉辦在圓山坑道、舊兒童樂園等場地,臺北市長蔣萬安表示肯定,直言這是引起五六年級生的共鳴,並讓年輕世代能夠理解感受這段記憶。圖爲去年白晝之夜活動照。(本報資料照片)
2025臺北白晝之夜活動即將於11月1、2日登場,今年主軸爲「Hi Story」,並將舉辦地點設在圓山坑道、舊兒童樂園。文化局於本週市政會議報告白晝之夜相關規畫時,市長蔣萬安也予以肯定,表示呼應了臺北的城市記憶,引起最多共鳴的主要是五六年級生,並讓年輕世代能夠理解感受這段記憶。不過蔣也提到,去年他參加白晝之夜活動時,就有一些年輕人向他反映時間跟場地的規模上有下滑的趨勢,因此請文化局在規畫上思考如何迴歸白晝之夜的核心精神,重新找回最初的活動願景。
文化局於本週市政會議中報告白晝之夜相關規畫,會後蔣萬安表示,相關規畫非常完整。白晝之夜它其實有三大核心的精神,就跨夜、全民參與以及藝術共享。活動當中也會透過包括音樂、各項的展演、裝置藝術,讓臺北展現夜晚的創意跟活力,也讓市民不只是前來觀賞,甚至可以參與藝術的創作,我也期待每一次可以透過白晝之夜的活動來展現臺北夜經濟的潛力。
蔣萬安也提到,這次主題「Hi Story」他要給予肯定,它也呼應了臺北的城市記憶,這次選擇圓山、舊兒童樂園這些場域,會喚起最多共鳴的主要是五六年級生,後續要思考如何讓年輕世代能夠理解、感受這段記憶,因爲二三十幾歲的年輕人,可能不知道當地過去是兒童樂園。所以這不只是讓上一輩的人的故事能夠讓他們有感,而是要不只是再現歷史,也要翻譯歷史。
蔣萬安說,選在圓山確實會讓五六年級生有很強烈的共鳴,像是再春泳池對這個世代來說就是很深刻的場域記憶,因此要請文化局以及工務局也要再次確認現況。活動地點都各自有它的歷史意義,除了講記憶,也需要對場域現況有所準備,要提前盤點。
不過話鋒一轉,蔣萬安也提到,去年他在參加白晝之夜時,有很多年輕朋友反映這幾年白晝之夜在時間跟場地的規模上,感覺有些縮短還有下降趨勢。由於整體考量以因應人流以及投入的資源成本,所以改爲下午2點到凌晨2點。不過仍要請文化局在規畫上要思考,如何迴歸白晝之夜的核心精神,重新找回最初的活動願景。
蔣萬安強調,白晝之夜是臺北的一場文化盛宴,人潮一定會非常的多,尤其這次辦在花博圓山,要請文化局相關單位在活動前要再次的盤點跟確認,鄰近場館包括中山親子館在內,也要讓場館人員知道活動資訊,舊兒童樂園及圓山坑道這些久未開放的地方,從捷運站出來之後的相關指標也要夠多,而且要說明清楚,並且提供民衆觀展的建議的路線以及策略、相關的攻略。最後針對現場人流的管制,也要加強引導到周邊的響應場館來疏解擁擠的人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