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洋醫藥擬成北海康成第一大股東,能否補齊後者商業化短板

8月13日上午,北海康成(01228.HK)股價大漲34.13%。

前一晚,北海康成宣佈與百洋醫藥(301015.SZ)達成戰略合作協議並獲戰略投資消息。

根據認購協議條款,北海康成將按每股1.34港元的認購價格向百洋醫藥發行7497.15萬股新股份。認購完成後,該等認購股份將約佔公司現有已發行股本的17.65%,及經擴大後股本的14.99%。

每股1.34港元的認購價,較北海康成股價停牌前,即2025年8月11日每股1.67港元的收盤價折讓約19.76%,總認購款達1億港元。

百洋醫藥屬於A股上市企業,通過這次認購,將成爲北海康成最大的股東,但並不謀求控股股東地位。

百洋醫藥表示,除認購事項外,其無意於認購協議日期起計三年內自行或與其他第三方收購北海康成任何控股股份或成爲北海康成控股股東。

百洋醫藥屬於醫藥流通企業,主營業務劃分爲品牌運營、批發配送及零售三個板塊,其中品牌運營是公司的核心業務。北海康成從事罕見病藥物研發,目前擁有10個藥物資產組合,其中包括3個已獲批上市產品和7個在研藥物。這些產品均針對一些較普遍的罕見疾病, 比如亨特綜合徵(黏多糖貯積症II型)和其他溶酶體貯積症、補體介導的疾病、血友病A、代謝紊亂、罕見的膽汁淤積性肝病、神經肌肉疾病。

今年5月份,北海康成旗下注射用維拉苷酶β(商品名:戈芮寧)獲批在國內上市,成爲國內首個本土自主研發適用於12歲及以上青少年和成人I型和Ⅲ型戈謝病患者的長期酶替代治療藥物。

罕見病藥物因研發成本高昂,市場容量小,多數定價高昂,相關藥物的商業化開展並不容易,而百洋醫藥的入股,能否補齊北海康成的商業化短板,是這次交易的看點。

除了入股外,百洋醫藥與北海康成還達成了一項獨家商業服務協議拓展戰略合作。根據該協議,百洋醫藥的一家子公司將作爲北海康成在中國大陸、中國香港及中國澳門特定產品的獨家商業服務提供方,百洋醫藥的關聯公司還可選擇作爲上述市場的分銷商。

北海康成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薛羣表示,百洋醫藥擁有廣泛的網絡資源和強大的業務能力,這將助力公司拓展和擴大商業活動,加速公司已上市產品的市場滲透。此次股權融資正值北海康成發展的關鍵時期。融資所得將用於推進已上市產品的商業化進程,同時充實營運資金並改善運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