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低價競爭 陸純電車出口納管
熱門話題
大陸新能源汽車出口已成爲推動外貿增長的重要力量,但爲避免「內卷外化」,大陸官方近日宣佈依法對純電動乘用車實施出口授權管理。業內專家認爲,相關舉措能遏制低價競爭,構建健康可持續的出口生態,助力大陸電動汽車在全球市場中實現品牌提升與長遠發展。
澎湃新聞報導,要申請電動車出口許可證須滿足兩大條件,一是企業需列入工信部《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具備合法生產資質;二是產品需通過大陸強制性產品認證,確保符合國家安全技術標準。這些要求從生產源頭把控了出口車輛的品質。
中國機電商會汽車國際化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孫曉紅表明,將純電動乘用車納入出口許可證管理,是順應電動汽車出口健康發展需要和高品質參與國際化競爭的重要舉措。
中汽中心中國汽車戰略與政策研究中心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吳鬆泉認爲,讓汽車製造企業作爲出口責任主體,將促使其基於長期發展建立嚴格品質體系與價格自律機制。正如主要國際品牌憑藉高品質贏得全球信任,中國車企也應在自主經營出口過程中形成規範流程和實現高品質出口,推動優勝劣汰和產業高端化轉型。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用車市場訊息聯席分會秘書長崔東樹也說,出口授權管理並非孤立的「卡脖子」措施,而是融入了汽車出口的全鏈條監管,推動行業從「規模擴張」向「品質提升」轉型,爲中國新能源汽車在全球市場樹立優質品牌形象奠定基礎。
吳鬆泉指出,在此關鍵階段,推動汽車製造企業全面主導自產品牌純電動乘用車的出口業務,恰如爲出口提質升級注入重要動力。該舉措有望從三大核心層面系統重構出口秩序:強化品牌責任、提升服務水準、遏制低價競爭,從而構建健康可持續的出口生態,助力我國電動汽車在全球市場中實現品牌提升與長遠發展。
數據顯示,雖然去年受到歐盟出口新能源的政策干擾,但去年全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仍達到201萬輛,同比增長16%。今年前月出口新能源車202萬輛,同比增長51%。(更多精彩內容請免費下載《翻爆》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