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燃情,鑄就“蘇超”傳奇
來源:滾動播報
(來源:新華日報)
8月17日,南京珠江路商圈的電子大屏現場直播南京和鹽城的比賽,吸引衆多市民前來觀賽。 本報記者 宋寧 攝
南京隊在主場迎戰鹽城隊,60633人觀賽,刷新“蘇超”單場觀衆人數紀錄。 本報記者 萬程鵬 攝
南京地鐵2號線開通“蘇超”主題攝影視覺專列。 本報記者 陳儼 攝
8月17日晚,南通主場迎戰連雲港,球迷爲客場作戰的連雲港隊助威。 本報記者 吳俊 攝
□ 本報記者 吳雨陽
轟進20粒進球,6個主場城市迎來21萬名現場球迷,數百個“第二現場”大屏觀賽點的歡呼吶喊聲響徹夜空。8月16日—17日,2025年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蘇超”)第9輪戰罷,廣大球迷再次見證“草根足球”的激情與活力。從5月10日揭幕至今,“蘇超”持續整整100天,其間的54場比賽、144粒進球,讓這場足球狂歡以燎原之勢席捲全國,爲這個夏天書寫了令人難忘的熱血篇章。
從草根到傳奇,
賽場上的熱血征途
一路飆升的單場觀衆人數,勾勒出“蘇超”低開高走的逆襲軌跡。揭幕戰1.8萬觀衆開局,次日南京與南通的“南哥之爭”觀衆約6000人。5月18日,聯賽第二輪啓幕,賽事已一票難求,總觀衆數飆升至5.9萬人。隨後的升溫勢頭勢不可擋:第三輪場均破萬,第四輪場均突破2.5萬,6月15日徐州對陣鎮江單場首超3萬人。第九輪聯賽,南京對陣鹽城的焦點戰吸引60633名球迷涌入南京奧體中心,刷新第六輪南京主場對陣蘇州時60396人紀錄,再創中國業餘足球賽事單場觀賽人數紀錄新高。截至第九輪,賽事累計吸引觀衆超130萬人,線上直播數據屢創新高。
在“江蘇人自己的世界盃”,城市代表隊爲榮譽而戰,精準擊中大衆對體育精神的渴望。6月21日,常州隊與南京隊的經典雨戰吸引全國各地36712名觀衆現場觀看,主隊常州迎着瓢潑大雨拼至最後一秒的鬥志,賽後教練抱頭長跪的身影,成爲難忘的“蘇超”回憶。8月16日,八輪皆末的常州隊在與鎮江隊的比拼中進一球贏得首勝,球迷激動相擁,喜極而泣。這樣的競技精神貫穿“蘇超”賽程:5月25日宿遷對陣徐州,單場比賽隊醫登場19次,6名球員被擔架擡離;6月28日鎮江球員黃瑋鴻捨身用面部擋出必進球;6月21日鹽城17歲門將嚴子航單場7次神撲零封對手;7月6日常州客戰淮安,3名球員同時飛鏟猶如熱血漫畫……很多觀衆由衷表示,“那一刻,足球已經超越勝負本身”。
“蘇超”將普通人的足球夢想照進現實。516名球員中有337名業餘選手,在校大學生、高中生與快遞員、空調維修工等同場競技,他們以“雙軌人生”致敬並超越平凡生活。6月29日,泰州隊球員巴特以“倒掛金鉤”進球,業餘聯賽誕生職業級神作。同日蘇州隊24號寇程開場1分17秒破門,創聯賽最快進球紀錄。7月20日,漣水縣韓陳村黨支部書記、39歲淮安隊球員戴虎,登場9分鐘打入“蘇超”第100球。目前,至少有10名“蘇超”球員被大學錄取,在綠茵場與人生考場上同步衝刺,爲普通人帶來共鳴與力量。
“破圈”風暴,
全網沸騰的“蘇超現象”
從地方賽事到全國熱議,“蘇超”在現實與網絡空間實現雙重“破圈”,成爲全民參與的體育盛宴。
第一聲“驚雷”來自官方的主動下場。5月28日,“南京發佈”發表文章《比賽第一,友誼第十四》,以幽默筆調詮釋“場場皆德比”的賽事精神,配圖中打出“沒有黑幕,沒有假球,全是恩怨”的標語,當日收穫60萬閱讀量。5月26日起,新華日報旗下的“木更工作室”專門策劃系列曬圖、對歌、鬥詩等創意活動,把網絡熱梗玩出現實感。6月4日,常州文旅發佈的自嘲神曲《無人扶我凌雲志》播放量迅速突破百萬,官媒參與網絡話語體系的新姿態,增強了公衆的參與感和認同度。
共燃激情的傳播風潮中,“蘇超”不再是一省之內的熱點,而成爲全國網友關注的話題。5月18日,淮安、鎮江兩地網友圍繞“醋”展開創意PK,鎮江網友戲稱“即日起對淮安實施陳醋貿易制裁”,淮安網友則回敬改編詩句“海內存知己,天呀四比零”。5月25日宿遷對陣徐州賽況激烈,“楚漢世仇”的歷史梗全網瘋傳。富有特色的地域梗迎來井噴,“挨着太湖就是水”的調侃、“江陰觀衆隨時倒戈”的幽默、“江蘇唯一南哥是灌南”的豪言相映成趣,方言、飲食、歷史典故熔於一爐,每個江蘇城市的文化特質都在段子裡綻放獨特魅力,“散裝江蘇”從戲謔蝶變爲“多樣化共生”的象徵。
一個區域性業餘聯賽,卻屢屢打破傳播紀錄。數據表明,5月31日“蘇超”首次登頂微博熱搜,6月21日單日熱搜高達25個,7月的第一個週末相關話題40次衝上熱搜,5月至7月微博平臺產生171個相關話題,總閱讀量高達29.34億次。截至8月17日,抖音平臺“蘇超”“蘇超聯賽”相關話題播放量突破280億次,相當於每個中國人觀看了超過20次。蘇州大學教授、東吳智庫副院長周永博表示,地方賽事成功跨越了專業圈層,獲得了最大化情感聯結和共鳴。
超越綠茵,
全域聯動的文旅新生態
始於綠茵場的競技狂歡,如今已演變爲推動經濟發展、提升城市品質的綜合性社會活動,影響力遠超賽事本身。
5月30日,常州隊對陣揚州隊前夕,常州率先發力,宣佈端午假期對揚州遊客實施全市A級景區免票政策,引發文旅熱潮。江蘇各地隨後紛紛推出“景區開放+IP綁定+消費激勵”的組合,“寵粉”競賽升級,經濟效應顯著。端午假期,全省接待遊客1242萬人次,旅遊總收入46.93億元;隨後每輪聯賽,主場城市外地遊客量及銀聯異地渠道文旅消費總額均較上週末穩步增長,前六輪賽事累計實現營收380億元。6月13日,江蘇省政府召開經濟運行調度會議,強調充分發揮“蘇超”撬動作用,促進文旅體商深度融合。
隨着賽事深入,“第二現場”觀賽模式讓足球熱情融入城市肌理,有效帶動周邊的商圈和餐飲,也形成獨特的城市風景。全省各地的夜市大屏、商場中庭、社區廣場,集觀賽、美食、互動娛樂於一體,看球從專業活動變成全民節日。7月5日晚,南京隊與蘇州隊迎來對決,南京66個“第二現場”吸引觀賽客流25.4萬人次。7月19日,南通45個官方“第二現場”貢獻銷售額7717萬元。
“蘇超”自開賽伊始,便展現出對羣衆需求深刻而細微的體察,落實改進迅速有力。第三輪賽後,針對觀衆反映的“場地小”問題,13座承辦城市接連將主場提升至奧體中心級別,並整合公共交通資源,保障公安、安保、電力、醫療等各類後勤,提升公共服務水平。球迷期待“上帝視角”,6月14日淮安對陣南京時即啓用無人機航拍;黃牛代拍冒出苗頭,多部門聯合執法進行整治。目前,江蘇12345熱線開通“蘇超”建言閉環服務,獲評“這是真正爲老百姓辦的活動”。
當體育賽事真正紮根羣衆,產生的能量可以如此澎湃。如今的“蘇超”已成爲展示城市魅力、凝聚地域認同、推動產業升級的多功能平臺,它開創的模式與積累的經驗也將爲未來羣衆性體育活動的發展提供寶貴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