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房貸返傭6000元?多地明令叫停房貸“返點”亂象
針對“房貸返現”的亂象,多地銀行業協會發公告叫停房貸“返點”行爲。
近日,寧波、寧夏兩地銀行業協會發布公告,要求各自轄區內銀行機構共同防止“內卷式”惡性競爭,且均將矛頭指向房貸“返傭”“返點”亂象。此前,廣東、江蘇、上海等地也發文叫停房貸“返傭”等行爲。
那麼,房貸“返點”爲何重出江湖?購房者需要識別哪些風險?
多地叫停房貸“返點”
所謂房貸“返點”,是指商業銀行爲了爭搶房貸業務市場份額(尤其是二手房貸款),而向提供房貸業務的相關中介機構(如:房產中介、按揭中介、房地產擔保公司)提供的一種佣金。房貸返點的比例各家商業銀行以及各個不同地區均有差別,從貸款額的0.1%甚至一度高達2%以上。
近兩年,房貸“返現”現象有擡頭趨勢。去年就曾爆出有上海購房者做二手房按揭業務,商貸返點折現了5克金條。針對此類現象,去年8月上海市銀行同業公會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上海銀行業個人住房貸款業務自律的通知,叫停房貸“返點”。
8月5日,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諮詢了上海鏈家中介,其表示:“我們沒有房貸返點。”
但是,記者以“房貸返點”爲關鍵詞在社交平臺上搜索,卻發現有不少“房貸返點”的廣告。記者聯繫到一家滬上中介機構,其表示:“四大行少一些,地方銀行、股份制銀行返點會相對高點,100萬房貸大概可以返6000元。”
針對“房貸返點”近期又有所擡頭的現象,7月29日,寧波市銀行業協會稱,近期召開《寧波銀行業個人住房貸款業務自律公約》(下稱“《公約》”)推進會,共同防止“內卷式”惡性競爭。其中,重點對銀行機構與房地產相關機構及其從業人員之間存在的返傭亂象進行整治。該協會表示,《公約》將由銀行機構簽署後生效,正式叫停任何形式的“返點”行爲,爲防止“內卷式”惡性競爭貢獻力量。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行業協會稱,針對個人住房貸款領域“返傭”亂象,協會主動出擊,組織會員單位及房屋中介機構開展交流,剖析返傭成因、危害及治理路徑,並將“全面啓動公約落實情況專項檢查,通過成立檢查組現場督查,督促問題整改,增強會員單位執行自覺性,推動行業規範發展。”
此外,近期廣東多地銀行業行業協會相繼召開了專題工作會議,落實反“內卷式”競爭整治工作,其中,也將“高息攬儲”“貸款返現”列入負面清單。
事實上,早在2010年,中國銀行業協會就已印發《關於規範做好個人房地產按揭貸款業務維護市場秩序的自律共識的通知》,直指銀行業金融機構爲爭取房貸業務資源向房貸中介支付高“返點”費用,引發銀行間惡性競爭的問題。
“返點”亂象爲何再現?
時隔多年,爲何房貸返點亂象再次“擡頭”?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長張波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返點”本質上可以視爲一種佣金,即銀行爲了爭搶房貸業務市場份額,向提供房貸業務的相關中介機構支付費用,這個費用本身和房貸金額有一定比例關係。
張波分析表示:“房貸返點現象的出現,本質上需要兩個條件,一是房地產市場持續處於相對低位,市場上新房、二手房成交量持續減少,導致房貸規模不斷縮減;二是貸款利率不斷下行,銀行業淨息差不斷走低並伴隨放貸壓力增大。”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分析表示:“房貸業務是銀行重要的零售業務板塊,也是重要的信貸投放領域,穩定的還款來源和相對較低的風險使其成爲銀行眼中的‘香餑餑’。爲吸引更多客戶辦理房貸,一些銀行會通過返點的方式降低客戶的實際貸款成本,從而在業務競爭中佔據優勢。最近兩年商業銀行的業績考覈中,有很大一部分就和房貸投放相關。”
“房貸‘返點’往往以各種隱蔽的方式進行,如通過第三方機構轉賬、以諮詢費、服務費等名義支付返點費用,增加了監管部門發現的難度。銀行和中介之間也會達成默契,對返點行爲進行保密,使得監管部門難以獲取直接的證據。”嚴躍進如是說。
張波表示:“對於購房者來說,房貸‘返點’就像中介返傭一樣,屬於灰色地帶,並不會公開地寫入合同中,所以是有一定風險的。”
而對於銀行來說,房貸“返現”同樣具有風險。嚴躍進分析表示:“房貸返點破壞了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導致銀行之間的惡性競爭。一些銀行爲了追求業務規模,不惜提高返點比例,降低了貸款的准入門檻,增加了不良貸款的風險。同時,返點行爲也會影響銀行的利潤空間,長期來看不利於銀行的健康發展。同時,房貸返點違反了相關金融監管規定,銀行參與返點活動可能面臨監管部門的處罰。一旦被發現,銀行不僅會遭受經濟損失,還會損害其聲譽和形象,影響客戶對銀行的信任度。”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徐倩
編輯 楊娟娟
校對 柳寶慶